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力撼神武軍(2 / 2)

所僥幸的就是唐人的應對措施會產生失誤,這樣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贏得戰爭了。

現在他就要將主力大軍分作三路,由側翼直撲唐朝軍隊的後方,撲向神武軍並不怎麼牢固的補給線。

從木鹿城通往戈爾幹數百裏的道路上,有著大大小小十幾座城,每一座都是神武軍補給線的關鍵節點。

如果神武軍不來應戰,那麼他就將這些遍布在補給線上的節點一一拔掉,到那時,就算唐人還想堅持,恐怕也沒有機會了。

斷掉了補給線的數萬大軍,等待他們的不是被餓死,就是被饑餓帶來的恐慌所擊垮,根本就不用大食的戰士用命硬拚了。

現在,唐人做出了圍攻大本營的應對措施,也算舉措得當,如果他們當真攻克了大本營……

想到此處,馬赫迪不由得笑了。

此時此刻的大本營不過是個迷惑人的假象而已,裏麵早就是空營一座。

大食軍隊的補給線也並非唯一的,從呼羅珊向西,直到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流域,他有著上百座大城作為補給的後盾。

唐人若果真損兵費力的攻下了留在戈爾幹的大本營,最終也什麼都得不到,隻會徒耗實力而已。

也因此,在得知唐兵並沒有攻陷大本營,隻是淺嚐輒止的時候,馬赫迪甚至還有點失望呢。

身邊少了一直聒噪不休的賽義德,他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總覺得冷清了許多,每天都少了一些樂趣。

想想賽義德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泰西封,他這次奉命返回泰西封,除了向泰西封的朝廷回報戰況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說服哈裏發,讓哈裏發相信,自己會在一個月之內結束呼羅珊的戰爭。

其目的是在秋後西征羅馬帝國時,擔任一路軍隊的統帥。

身為王朝準繼承人的馬赫迪深知,攻伐羅馬帝國的軍功在爭奪儲位時的重要性。

因為哈裏發不止一個兒子,每次出征都會帶著有能力征戰的兒子,如果他的哪個兄弟因為這些機會,而威脅到自己的儲君之位,那麼這次收複呼羅珊之戰可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驅動著他由拖延轉為速戰的理由,正在於此。

原本哈裏發是決定來年再攻打羅馬帝國的,可不知道朝廷中又產生了什麼變化,居然做出了秋後西征的決定。

被打亂了節奏的馬赫迪,反而從壓力中發現了解決與唐人對峙僵局的辦法。

馬赫迪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每每麵臨挑戰,他就有一種單人獨騎獵殺雄獅的興奮和快感。

麵臨的挑戰越打,心中的興奮就越是難以抑製,以至於血管中的血液都似沸騰了一般。

很快,遊騎偵知的軍情消息被紛紛送到了馬赫迪手裏。

唐人在針對戈爾幹的大本營做了一次看似規模較大的攻擊之後,竟然就此偃旗息鼓了,並沒有派出大隊人馬阻攔大食的主力。

得知情勢如此之後,馬赫迪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

“難道是我高估了唐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