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朝廷有使者(2 / 2)

護送使者的軍將名為王仁禮,是他親自到戈爾幹向秦晉彙報情況的。

自打神武軍翻越蔥嶺以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親自由長安趕來的使者。

讓秦晉意外的是,這次趕來西域的使者竟然是出身自博陵崔氏的尚書右丞崔胤。

世家大族向來誌在中樞,很少有人會主動到邊軍中去,這次崔胤能夠過來,或許是因為旁支不得誌的緣故吧。

“下吏崔胤拜見丞相!”

這個崔胤秦晉是有些印象的,兩年前還在門下省做給事中,現在做了尚書右丞,看起來是升官,實際上卻有著懸殊的差別,以職司而言,比起親自接觸天子詔書的給事中是多有不如的。

麵前的年輕人黑了,瘦了,原本圓潤的臉部線條也變得棱角分明,顯然這一路上沒少吃苦。

但僅從崔胤的精神狀態上看,身體的疲憊仍舊難掩內心的興奮,一雙眼睛閃爍著熾烈的光焰。

秦晉扶起崔胤,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使者辛苦,天子可安好?”

這隻是一句禮貌的問話,現如今的大唐天子早就顏麵掃地,躺在病床上半死不活的李亨又怎麼能讓人再對他報以幻想和希望呢?再加上李亨子侄一代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拿上台麵的人才,盡是些貪婪無能之輩,李唐皇室的危險現在連一張破門簾子都不如。

現在的朝廷就連政事堂的權力都被架空了,一切政令幾乎都出自於丞相府,比起昔日的三省長官們,區區丞相府長史現在都可與之比肩了。

崔胤在丞相府是沒有職司的,所以他並非秦晉的嫡係,但既然能被委派為使者,就一定有其中的因由。

雖然他是第一個由長安趕來的使者,但秦晉與丞相府的書信往來卻沒有一日中斷過,雖然有著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差,但依舊可以掌握朝廷中的動態。

“稟丞相,天子安好,朝廷上下都盼著丞相凱旋而歸呢!”

秦晉與崔胤分別落座,又有些感慨的說道:

“神武軍與大食的戰鬥正在關鍵時期,此戰獲勝,便可以考慮東返了,到時候便將西域的兵事交給諸位將軍。”

崔胤拱手道:

“丞相兵威震動西域,大食人在我安西河西之地吃了大敗仗,朝中人聽說了去歲的勝仗以後,都認為這一仗揚我大唐國威呢!讓宵小們不敢再生出覬覦之心。”

又扯了幾句閑話,秦晉直入主題,問道:

“崔右丞可願意在西域建功立業?”

聞聽此言,崔胤雙目放光,登時起身應道:

“下吏就是做夢也想呢,今日若得丞相首肯,下吏便是投筆從戎也在所不惜!”

時下世家大族從來都不以軍功為重,走的都是科舉一途進入朝廷中樞。科舉雖然是為寒門子弟開辟的晉身道路,然則世家大族們往往都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因而科舉之於世家其作用甚至要遠勝於寒門。

崔胤肯於投筆從戎,還真是個世家大族中的異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