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暗流湧動中(2 / 2)

放出來各種消息,也有混淆視聽的作用。

得出這個結論以後,鄭顯禮很興奮,如果大食的十萬蠻兵果然出現了矛盾計劃的問題,對於神武軍而言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果加以利用,甚至可以不必耗費一兵一卒,就讓對方的十萬蠻兵徹底土崩瓦解。

正是基於這種認知,鄭顯禮希望秦晉多等等,看看,然後再做出相應的處置決定。

秦晉卻失笑道:

“我們什麼都不做,隻按部就班的執行計劃便好,又何必被人牽著鼻子走呢?”

一言驚醒夢中人,鄭顯禮扶額連連。

“還是丞相清醒,如果隨意改變計劃,還不知道會再發生什麼。”

實際上,他對秦晉和神武軍那種製定計劃,執行計劃的作戰方式是不以為然的,因為戰場之上的形勢瞬息萬變,怎麼可能用一套若幹天前,甚至是數月之前製定的計劃來對付呢?

隻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才是正理。

但,這一次,鄭顯禮也不得不承認,與其讓神武軍被大食人放出的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牽著鼻子走,不如按部就班的執行作戰計劃。

秦晉笑著揶揄鄭顯禮。

“怎麼,何時改變了看法,覺得這製定計劃與執行計劃的法子好了?”

鄭顯禮尷尬笑道:

“鄭某的看法從未改變,隻是當下局勢與丞相的計劃契合而已。”

不管怎樣,能夠取得勝利才是重中之重,為了打敗大食人,秦晉才不介意用什麼法子,誰的主意呢。

隻要能夠獲得最終勝利,他願意做任何嚐試。

這時,有軍吏走了進來,呈遞上一疊公文。

其中有一封是葛羅祿右葉護骨咄祿的請願書,希望再讓他率眾出擊,襲擾大食的軍需輜重隊伍,否則此前的付出就白費了。

提起這個骨咄祿,鄭顯禮一直是抱有極大懷疑的,害怕此人再在關鍵時刻倒戈,也一直建議秦晉將其當做一個不可忽視的隱患,盡早解決掉。

莫要等到無法回頭時,再後悔就晚了。

對此,秦晉自有他的考量,留著葛邏祿部,甚至在打壓了一陣之後再度重用骨咄祿,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重用,更多的是做給各蠻部看的,不管他們此前做過什麼,隻要一心歸附,便可獲得唐朝的重用與信任。

因為在河中一帶的各部落,幾乎沒有一個是從一而終的,都有過左右搖擺的經曆,甚至與唐朝為敵時,也欠下了不小的血債。為了打消這一部分人的顧慮,留著骨咄祿,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隻是,這個法子也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但在危急關頭也正如鄭顯禮所言,這些人無論如何都會有倒戈一擊的可能的。

但秦晉自信神武軍不會重蹈安西軍當年的覆轍。而現在的大食人也不是當年的大食人了。

更何況,秦晉早在由安西翻越蔥嶺之前就派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