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2 / 2)

他這麼說既有謙虛在內,也很大部分是事實。

馬赫迪作戰向來以準備充足為取勝的根本,現在對付拉伊的叛軍,就是在準備極為充足的情況下展開的,而且雙方力量相差懸殊,取勝自然在情理之中。

“唐人雖強,遇到殿下,恐怕也得退避三舍了!”

賽義德在安西時接觸過很多來自長安的唐人,也從他們那裏學會了不少唐人特有的詞彙。

用大食話說出來,自然很是新穎,馬赫迪不清楚其中的意思,便笑著問道:

“你的這些話倒也有趣,是從哪裏學的?”

“小人曾在唐人的安西經商三十年,唐人說話的一些成語,也覺得有趣,便學了來!”

“敵人的說話未必要學,倒是他們如何打仗與治理地方,不知道你看的如何呢?”

馬赫迪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三句話不離自己所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在阿巴斯敗給神武軍以後,他對唐人的各個方麵,治軍和理政方麵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唐人以節度使羈縻邊境地方,通常情況下,在戰事頻繁的邊境地區,軍政大權都獨攬在節度使一人身上,如此就有效的提高了軍事行動的效率,不至於事事都要向中央朝廷的請示。”

馬赫迪聽罷,不解的道:

“軍政大權都在地方官吏身上,他們不會造反嗎?”

賽義德鼓掌讚道:

“殿下一語中的,唐朝數年前波及大半國土的叛亂正是其中一位節度使發起的,這名叛亂的節度使甚至一度攻打到了唐朝的都城長安。”

馬赫迪若有所思,問道:

“現在,那名叛亂的節度使如何了?”

“死了,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了,他的強悍軍隊也都分崩瓦解,最終被神武軍徹底消滅!”

“神武軍?就是打敗了阿巴斯叔叔的唐兵嗎?”

馬赫迪在私下裏更喜歡叫阿巴斯為叔叔,畢竟在跟隨曼蘇爾南征北戰之前,他的少年時光都是在這位堂叔身邊渡過的。

賽義德道:

“正是這支軍隊,而且神武軍的西征,據說是由它的始建者親自率領,實力不容小覷!”

馬赫迪沉思片刻,突而哈哈大笑。

“你說的這位始建者應該就是唐人的丞相吧,一個出身卑微叫秦晉的人!”

賽義德有些意外,馬赫迪居然聽過秦晉的名字,而且還知道他是出身卑微的寒門子弟。

“殿下何以發笑呢?”

“唐朝的丞相現在是權臣,作為一個權臣,不在都城看管他們的皇帝,卻帶著兵四處打仗,難道大權旁落的皇帝就沒想過要重新奪回權力嗎?”

聽了馬赫迪的話,賽義德心中一凜,自己此前確實沒有擔心過這個問題,雖然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但都在秦晉強大的實力和氣場下影響下,一帶而過了。

此時馬赫迪提了出來,乍一聽也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