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興風作浪的還是大食曾經的手下敗將唐人。
隻可惜,當年打敗唐人的穆斯裏姆被處死了,如果此人尚在,怕是隻帶幾千人就能整合那些愚蠢的草原蠻族,再一次擊敗唐人。
阿巴斯的求援信急迫而懇切,作為這片土地上最有權勢的人,曼蘇爾居高臨下的打量著替堂叔送信的使者。
使者是個陌生人,但舉手投足間無不流露著,這是個見過很多世麵的人,在偉大的哈裏發麵前,還沒有誰能做到麵不改色呢!
在帝國境內,就算最勇敢的將軍,哪怕殺人盈野,隻要來到偉大的哈裏發麵前,也會像一隻瑟瑟發抖的老鼠。
不過,曼蘇爾作為胸懷帝國的哈裏發,對使者的“無禮”反而倍加欣賞,仔細的詢問了對方的來曆,這才驚訝的發現,堂叔的使者竟然是個商人。
眾所周知,阿巴斯作為帝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對待商人的態度從來都是敵視的,對商人的打擊也不曾有一刻停止過。
不少哈西姆家族的部落酋長都曾向曼蘇爾抱怨過,阿巴斯打擊商人國狠,導致他們的商隊收入也逐年銳減,希望曼蘇爾能夠以哈裏發的名義進行幹預。
為此,部落酋長們送來了堆積如山的珍寶和金銀,以求哈裏發為他們做主。
不過,曼蘇爾可不是個為了蠅頭小利便輕易動心的人。
珍寶和金銀照收不誤,改變阿巴斯抑製東西方商道的策略卻不是現在。
帝國正在對西方的羅馬帝國動兵,在徹底征服小亞細亞之前,還需要阿巴斯這樣王族出身,又能力出眾的鐵腕總督來穩固東方的土地。
呼羅珊每年都會為帝國提供大量的糧食,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賽義德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哈裏發,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哈裏發,曼蘇爾比想象中年輕了許多,看起來隻有三十歲上下,實際上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
他受到阿巴斯的委托,向曼蘇爾求援,希望能夠得到國精銳戰士的援助。
老阿巴斯是個極其自負的人,現在能放下身段來向自己的堂侄求援,可見其境況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重用和派遣一個商人來向曼蘇爾求援,正是他不得已而改變以往策略的旁證。
當然,在泰西封朝廷內部,阿巴斯並沒有多少盟友,許多人甚至樂於看到這位跋扈的總督陷入窘境之中。
隻是這絕非曼蘇爾所樂見到的,
“馬赫迪,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不禮貌的家夥?”
曼蘇爾在小兒子麵前表現的很是和煦,甚至對入侵者的稱呼也僅是用“不禮貌”來形容。但誰都從哈裏發如火炬一般的熾烈,老鷹一樣銳利的眼睛裏看到了其中的憤怒和狠辣。
馬赫迪並非曼蘇爾最小的兒子,在他之後還有十六個弟弟,但都很不幸,沒有一個能長到成年便夭折了。
也因此,哈裏發對這個長到成年的小兒子格外喜愛
“對待不禮貌的家夥,就應該用鞋子和皮鞭來招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