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接見庫思老(2 / 2)

秦晉坦然受之,天朝上國的丞相,自然要有其應當的風範。

這個庫思老生了一連的虯髯,看起來倒有四十歲上下,實際上今年還年不及二十。

大軍在疏勒鎮修整時,他就不止一次從杜乾運送回的公文中見到這個年輕人的名字。杜乾運對此人不乏誇讚,但也同時警告,此人若幹年後,或會成為大唐的勁敵。

對此,秦晉隻一笑置之,當此攻伐用人之際,倘若瞻前顧後,又怎麼會成功呢?就算將來此人或許成為大唐的敵人,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至少現在,庫思老是大唐在吐火羅最合適的可用之人。

“小人庫思老願做大唐丞相駕前的一名馬前卒!”

無論紮馬斯抑或庫思老,與秦晉對話時用的都是漢話,雖然說的很生硬也很生疏,但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確狠下過一番功夫。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庫思老,薩珊波斯的榮光一定能在你的手中重現!”

秦晉如此說,既是誇讚又是鼓勵,倘若對方是一個唐人,定會覺得這是含沙射影,被嚇的魂不附體,恢複薩珊波斯的榮光這就等於脫離大唐而自立,是不折不扣的叛逆。

波斯人與唐人習慣不同,秦晉自然就可以將誇讚的話說的直白,同時也是一種助其複國的隱晦暗示,如果庫思老聽得懂又豈能不盡心賣力呢?

果然,庫思老拜道:

“小人就算流幹最後一滴血,也不會辜負大唐丞相的殷殷厚望!”

秦晉笑道:

“不錯,你的漢話說的不錯,咱們說說波斯複國的計劃吧。”

實際上,杜乾運依靠鄭顯禮與秦瓔的軍隊為倚靠,作為波斯國的丞相,把持著昏陀多朝廷的大小政務,對紮馬斯父子的心思還是頗為了解的,此前已經將他們的心理傾向一一告知了秦晉。

先奪取吐火羅南部的貴霜故地作為根基,隻有如此,才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富庶的南亞次大陸有著豐富的糧食產出,以及眾多的人口,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資和人力。

最為重要的一點,居住在南亞次大陸上的土著人生性懦弱,吃苦耐勞,是一個極易被馴服和役使的民族。

這片土地在後世被稱之為印度,世代居住在那裏的土著人先後被雅利安人、突厥人、蒙古人、英國人所奴役。

因此,秦晉有著足夠把握征服和控製那裏。

庫思老的看法也與秦晉大致相當。

“吐火羅南方的土人生就黢黑矮小,又溫和懦弱,各地的奴隸販子都將他們當做最好的獵物,小人敢在大唐丞相麵前立誓,隻要一萬人就能征服那片廣袤的無主之地!”

事實上,吐火羅南方的土地並非無主之地,而是和吐火羅的情況差不多,被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個土邦所控製。那些土邦少則幾萬人,多的可能有數十萬人口。

庫思老敢如此言之鑿鑿,自然也是對這種情況十分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