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拔汗那叛亂(2 / 2)

但是,僅僅懷念還不足以讓阿悉爛達汗做出冒險反叛大食人的決定。真正讓阿悉爛達汗做出這個決定的,是一支由北方而來的唐朝軍隊。

鄭顯禮的手握緊了係在腰間的橫刀刀柄,炎炎的太陽讓地麵溫度高的烤熟羊肉,說服阿悉爛達汗他下了不小的功夫,所幸從河西傳來了丞相親征的消息,並在張掖擊退了優素福率領的聯軍。

優素福是個傲慢且能力出眾的大食貴族,鄭顯禮雖然沒見過,但僅從阿悉爛達汗心有餘悸的模樣來看,此人一定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如果沒有自己麾下貨真價實的五千精騎,這個老狐狸是說什麼也不會為唐朝火中取栗的。

不過,從拔汗那部眾的態度來看,他們顯然是傾向於唐朝而痛恨大食的。這種可有可無的東西,應該就是相公們整天掛在嘴邊的民心吧。

鄭顯禮是個粗人,不懂文人那些曲裏拐彎的心思,但卻深悉人性,就算上升到兩國之間也好,都是因利而和,因利而分。

現在的拔汗那,不正是如此嗎?

鄭顯禮在去歲遭到了突騎施人的暗算,長途跋涉遠征盤踞在藥殺水以北大片草場的葛羅祿人,卻哪裏想得到被西域這些草原部族聯合起來斷了後路。

直到優素福率領十萬聯軍東征,鄭顯禮權衡利弊之後便決定在河中北部地區蟄伏待機。而現在,正是站出來給大食人添堵的時候了。

沿著藥殺水的這一片穀地水草繁盛,不但有拔汗那人,還有為數不少的粟特人。當年高仙芝滅掉的石國國都拓折城,就在渴塞城西麵兩百裏。

很快,阿悉爛達汗對部眾的動員進入了尾聲,這位已經進入壯年的拔汗那汗扭頭對鄭顯禮笑道:

“拔汗那的勇士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迎接丞相的駕臨!”

鄭顯禮淡然道:

“在迎接丞相之前,我們恐怕還要先迎接一些不速之客!”

阿悉爛達汗會心一笑。

不速之客自然是指來自呼羅珊的大食討伐軍。但是,呼羅珊的大部分精銳都已經被優素福帶走,留在木鹿城內養病的老總督還能派來多少可堪一戰的貨色呢?

與此同時,張掖城下已經聚集了將近數萬周邊各部族的軍隊,這裏麵包括回紇人、突厥人、羌人還有許多流落在河西的西域各國殘兵。

唐朝丞相的大纛旗就像一塊磁力無邊的磁石,吸引著人們源源不斷的趕來張掖。

秦晉站在張掖的城頭,看著城下烏泱泱聳動的人頭,心中對勝利毫不懷疑,他知道,出兵繼續西進的時機到了。

現在,秦晉倒是想起了一直沒有音訊的鄭顯禮,他相信,鄭顯禮一定不會就這麼不聲不響的兵敗身死,如果此人能在西域與其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