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葛羅祿之眼(1 / 2)

除此之外,鄆王李榮還對李永臣的行為大加嘲諷,稱其是不自量力的愚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終沒能換來禍及子孫的懲罰,隻因為丞相是寬宏大量的。

永安王事件之後,老十王宅內仍舊賴著不走的宗室也終於放棄了抵抗,乖乖的聽從宗正府安排,遷往新建成的十王宅。一件本來有可能造成宗室人心動蕩的事件居然如此出人意料的收場了。

……

河西中部的張掖,入夏以後天氣炎熱而幹燥,道路兩旁的胡麻和粟苗都因此而變得無精打采。一隊隊奇裝異服的騎兵呼嘯而過,除了雜亂的馬蹄聲以外,還不時的夾雜著晦澀難懂的嘰裏呱啦的語言。

這些都是從西方而來的入侵者,隨著沙州、瓜州、肅州的先後陷落,河西節度使治所的張掖身在大唐腹地,多年不見刀兵,也首當其衝的麵臨了入侵者的兵鋒。

入侵者以大食兵為主,依附者還有河中一代的粟特人、突騎施人以及葛羅祿人,他們都長久的遭受唐朝威壓,現如今終於趁著這個東方的巨人忙於平亂無暇西顧,可以大肆的進行報複。

不過,由於聯軍的主導者是來自西域之西的大食人,所以他們主張的屠城以及搶掠,都被出於各種原因而無法實施。因為大食是西域之西新近崛起的強大部族,毀滅了西域之西幾乎所有的強國,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波斯人都隻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成為奴隸,還有誰能擋得住他們呢?

骨咄祿是葛羅祿最有作為的葉護,自打他承繼父位以來,一改以往依附於唐朝的策略,轉而依靠新近崛起的大食人,試圖在唐朝口中之物的西域分一杯羹。

十年前,唐朝以及西域諸部的聯軍在怛羅斯大敗於大食人,骨咄祿哦從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親眼目睹了曾經不可一世,連滅數國的唐朝節度使高仙芝像喪家之犬一樣,疲於逃命,數萬唐軍盡皆成為大食人的俘虜,那一戰之後,呼羅珊的奴隸市場上突然多了許多小眼睛黃皮膚的唐人。

葛邏祿部也因此得到了費爾幹納穀地東部大片肥美的土地和草場。

就在高仙芝大敗後的第三年,新一任節度使封常清舉兵滅掉了受到吐蕃控製的勃律國,這讓骨咄祿大為恐慌,生怕遭到唐朝的報複,惶惶難以終日。

然則,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擔心的多餘的,因為僅僅兩年之後,唐朝內部爆發了席卷半數國土的叛亂,安西、河西的邊軍盡數內調,西域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大片的統治真空。

大食在呼羅珊的總督阿布?阿巴斯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情況,派遣大將優素福?薩赫拉對唐朝進行試探性的攻擊,豈料竟如入無人之境,大破疏勒鎮,兵圍安西節度使治所龜茲鎮……

大食是唐朝對西域之西近百年來新近崛起的大國之稱呼,而他們自稱則是阿拔斯人,在東方和西方所向披靡,幾無敵手。

骨咄祿從腰間解下裝水的皮囊,大口大口灌了一通,才痛快的歎了一聲。一直聽說唐朝東方的土地溫暖濕潤,想不到這張掖之地竟也炎熱至此。

大食人派遣的大將優素福在兵圍張掖以後,並沒有耗費人力大舉攻城,隻是圍而不攻,試圖對城內的抵抗者進行誘降。不過,據說張掖城內有唐朝派遣的巡撫,是個十分強硬的人,打算與城同存亡,共生死。

優素福不清楚巡撫是個什麼官,骨咄祿便將其解釋為大食的總督。

得知一位唐朝總督被圍在張掖城內,優素福十分高興,打算生擒唐朝的總督,送回泰西封以炫耀其在東方的赫赫武功。

當然,骨咄祿甘為大食馬前卒,不僅僅是要針對唐朝,在西域分一杯羹,他還有著更為現實的競爭者,那就是同在兩河一代橫行的突騎施人,如果不能趕走勇武好戰的突騎施人,葛羅祿便永遠不得安生。

可惜,突騎施人也不是蠢貨,見唐朝在西域勢微,便棄了唐朝,改換門庭投奔大食人。

大食人同樣也很看重在兩河一代擁有龐大實力的突騎施部,自是欣然接待了他們。

在這兩個幾乎最強大部落的帶頭之下,西域諸部紛紛投向了日漸強大的大食人。這一次,優素福率軍十萬進攻唐朝河西之地,其中大食兵僅有三萬,餘者全是各部聯軍。

唐朝河西節度使的治所原本在涼州,但因為邊軍內調之後,唐朝對西域的控製力在短時間內大大下降,為了增強沙、瓜等毗鄰西域各地的威懾力,治所便向西移到了張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