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舊習難改也(2 / 2)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願秦晉,而是李亨繼位以來,不斷的從河西隴右調兵平叛,數年的功夫幾乎掏空了這兩地的精兵,而當地的人口畢竟不能和中原或關中想比。

精壯兵源的缺少,使得邊軍無法得到足夠的補充,河西隴右邊軍幾乎等於名存實亡,所以,去歲吐蕃人才能輕易的擊破隴右,長驅直入關中而輕取長安。

吐蕃人的肆虐再一次重創了河西隴右的邊軍,即便吐蕃人大敗崩潰之後,也沒能得以恢複。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葛羅祿等部勾結大食人擊破敦煌,進逼張掖,煌煌大唐在西域的權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個吐火羅王子與第五琦遇刺案有著牽連,此事須得保密,一旦蓋子被掀開,我也保不住他!”

這些消息都是千牛衛得來的,據說他們內部對於這種刺殺也是意見各異的,隻是有些人擅自行事,造成了既定事實而已。萬幸的是,他們的陰謀計劃沒有得逞,反而連累的整個情報網絡被連根拔起。

正所謂偷雞不成蝕把米,便是如此!

“丞相將他們安置在驛館恐怕不妥,驛館人來人往,人多眼也雜,很難保密,不如移往西內苑軍營,軍營之中,連飛出去個蒼蠅都困難,更何況消息呢!想來是極穩妥的!”

秦晉覺得有道理,驛館的確有些不方便。

“此事你去安排,盡快讓他們住進軍營,還有,這些人對朝廷還是心存疑慮的,務必小心對待,勿使生出誤會!”

“丞相放心,對付這些人,下吏自有辦法!”

秦晉點了點頭,又道:

“還有,盧杞就要凱旋返京了,凱旋典禮不能馬虎了。”

嚴莊又一一應下。想必,盧杞對於這次被召回,心中應是有些抵觸情緒的。以他的計劃,在攻克範陽以後,還要趁勢北掠契丹,以打壓契丹人日漸囂張的氣焰,但就在此時其人卻被召回長安,有些情緒也是在所難免的。

凱旋典禮一事,嚴莊是經驗不夠的,畢竟在中樞日短,便去尋韋見素拿個大主意。他雖然與政事堂的第五琦互相看不慣,但與韋見素的關係卻在這些日子急速升溫。

韋見素本就是個任誰都不會輕易得罪的老好人,自然也樂得幫助嚴莊操持凱旋典禮。

“盧杞丞相召回,想必他是有怨言的,這操持的場麵是否可以逾一下製?”

嚴莊試探的問道,韋見素卻眉毛一挑,捋著胡須笑著反問:

“司直何出此言啊?”

對於嚴莊的交淺言深,韋見素應付自如,他們的關係雖然熟絡,卻還遠沒到可以一同議論此等事情的地步。

當然,嚴莊也不是傻子,能夠如此交淺言深,也一定有他的用心,韋見素便靜靜的看著他接下來還會說些什麼。

“相公且想想,盧杞經營河東多年,又一戰而滅史賊,現在突然被解除了兵權,召回長安,又豈能不心生怨憤?”

韋見素眯著眼睛,聽著嚴莊看似鞭辟入裏的分析,好一陣才緩緩的說道:

“司直此言差矣,丞相將盧杞召回長安,是要有大用的!”

“大用?”

嚴莊的目光有些迷惑,他實在想不通,解除了封疆大吏的兵權,然後調回長安,這怎麼能是大用呢?

韋見素看著嚴莊目光迷離,便知道他沒有理解秦晉諸多安排的深意,同時心中也是一歎,嚴莊的確是個聰明人,但半生都跟隨在叛臣的左右,眼界畢竟是淺了點,看問題,想事情,總是難以跳脫出半生的經曆。

“司直請想,丞相親自領軍西征,以神武軍舊人坐鎮各地,裴敬坐鎮朔方,楊行本坐鎮河北,長安又當以何人鎮守呢?”

如此雖是反問,卻等同於給出了答案。

嚴莊登時如夢方醒,原來,秦晉調盧杞回到長安,根本就不是什麼卸磨殺驢,而是出於信任。

想到此,他的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似乎心有餘悸。

韋見素冷眼看著嚴莊的神情變化,知道此人在秦晉身邊仍舊改不了舊時的習氣,爭權奪利而不擇手段,雖然已經收斂了許多,但如果鬧的過了,恐怕要惹火燒身。

今日這番話除了隱晦的提醒以外,韋見素也暗暗警告自己,還是與此人保持著最基本的距離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