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湟水有鄯城(2 / 2)

去年的那場大戰,至今鄯城人還心有餘悸,每每提起來都是一副不堪回首的樣子。

所以,陳長捷時時刻刻以振武軍為前車之鑒,雖然吐蕃人已經被神武軍打敗,吐蕃的讚普的王宮也抓紮了唐朝的軍隊,但來自於河西的壞消息,還是讓他緊張不已。

此前派往河西的探子也帶回了當地的消息與軍情。

據說是西域之西的大食人以及世代居住在兩河附近的粟特人,大食人曾在天寶年間打的節度使高仙芝全軍覆沒,隻帶了幾十個隨從逃回安西。而粟特人則與唐朝也有著多年的新仇舊怨,當初高仙芝曾征發各部大軍滅了石國,這個石國便是粟特人所建立的國家之一。

所以,不論是野心勃勃的大食人,抑或是與唐朝有著滅國之恨的粟特人,絕對不會以良善之心對待唐朝的。

屠城,搶奪財產,這些都是應有之議。

隻是想一想,陳長捷都覺得可怕。

最新得到的消息顯示,胡寇聯軍死死的圍困了張掖,巡撫河西隴右的苗晉卿僅率數千唐兵死守城池。

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陳長捷不知道張掖還能堅守多久,如果張掖一旦失守,涼州便緊隨其後,成為下一個目標。而河西幾乎所有的能戰之兵都已經集中在了張掖,一旦張掖不守,涼州將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而涼州向南則是祁連山,翻過祁連就是鄯城。

一旦最壞的情況發生了,鄯城這低矮的小城堡,又怎麼能擋得住胡寇聯軍呢?

在這種情形之下,陳長捷當機立斷的下達了封山令,所有從扁都口翻越祁連山的商隊一律不得進入鄯州境內,換言之,鄯州禁令一開始,除了朝廷的使者和軍隊以外,就已經不許商人出入了。

這支來自長安方向的馬隊,自然引起了陳長捷的高度關注。

而且,馬隊的行止則更加可疑,看到鄯城城堡和居民聚居區,他們並沒有像尋常商賈一樣,興奮的趕過去補充飲水和食物,而是停止了前進,小心翼翼的觀察著。

總所周知,唐朝在隴右與河西的軍隊向來都是為過往行商提供保護的,他們對鄯城的宣威軍如此心存戒備,一定是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心虛而導致的。

數十人的馬隊去了城外的居民聚居區,陳長捷再也坐不住了,他覺得有必要與這些人接觸一下,弄清了他們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才行,否則就這麼放任他們進入居民聚居區,幾十個人也能燒殺搶掠,而宣威軍到那時在出手,豈非悔之晚矣?

一念及此,陳長捷點齊了三百騎卒,浩浩蕩蕩的開出了鄯城,攔在了鄯城通往居民聚居區的必經之路上。

“不好!唐兵,唐兵!”

焦須的瘦子指著前方成群結隊的唐朝騎兵大聲驚呼,深眉高目的中年人不屑的瞥了他一眼。

“小聲些,不就是百十個唐兵嗎?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們有唐朝官府開具的路引,又不是馬賊山賊,有什麼可怕的?”

這些人在長安城的內應給了他們完美的經得起查驗的身份,以及向西通行無阻的路引。

而鄯城這種偏遠小軍鎮,區區一個指揮使又見過什麼世麵呢?根本就沒有可識穿這貨真價實的路引!

果然,唐兵並沒有用強,隻是來了一個校尉模樣的敦實漢子,對他們盤問了一陣,又仔細的眼看了路引與京兆府出具的公文。

上下左右都看不出有什麼破綻,才將所有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交還。

“原來是吐火羅的使者,現在河西正在打仗,通往扁都口的路都封死了。抱歉,你們隻能返回長安,等到來年戰事結束再上路返回吐火羅。”

唐朝人的話讓那中年人眉頭擰緊,神色顯是十分不滿。

“我們身份使命,請恕不能等到明年,還請將軍通融一二!”

唐任官吏收受賄賂成風,中年人自然故技重施,打算收買這個看起來很認真嚴格的唐朝將領。

但是,令中年人覺得意外的是,這個唐朝將領居然一口拒絕了,而且還發出了嚴厲的警告。

“如果你們一意孤行,本將便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你們是胡寇的奸細,隻能將你們扣留並押送往長安,直到有司證實了你們的身份……”

橫眉冷對讓中年人很是憤怒,但是,現在絕對又不是翻臉的時間,既然收買不成,便隻能拖延以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