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公主為君媒(2 / 2)

隻不過,念著公主的身份與地位,韋娢忍住了沒有翻臉,畢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到父兄的地位。他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任性的韋娢了。

壽安公主何等的冰雪聰明,自然看出了韋娢的不悅,便 正色道:

“姐姐以為蟲娘在說笑嗎?當然不是!如果姐姐願意,蟲娘便願意當這個媒人!”

韋娢渾渾噩噩的出了秦府,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自己的閨房當中,又是如何坐回在榻上的。

蟲娘的一番話的確讓她心動了,然則卻有一點,是自己心中必須過去的那道坎。因為,就算她嫁到秦家,也不可能是正室!無論身份地位,韋娢都沒法與身為大唐公主的蟲娘相比。

如果問本心而言,韋娢自然是一千個,一萬個樂意,別說不是正室,哪怕就是個侍婢,隻能日日夜夜的陪在他身邊也是樂意的啊。

然則,既然涉及到婚事,便不是她一個人能做主的了,沒有父親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話。而父親是個古板的人,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女兒去給別人做小呢?

韋娢第一個想到的是阿兄韋倜,這件事恐怕還要拜托阿兄去說服父親。

當韋倜聽罷了她的請求以後,並不覺得奇怪,反而還有種早該如此的意思。

不過,韋娢還從韋倜的臉上看到了一種頗有深意的笑容。

“阿兄笑甚?”

韋倜擺手道:

“阿妹冰雪聰明,為何事涉自身時,反而糊塗了?”

“甚糊塗了?”

“阿爺不但不會反對,還會默許此事!”

韋娢訝道:

“這,這怎麼可能?”

“阿妹可聽說了,秦丞相打算親征河西!”

此事韋娢當然從貴婦圈子裏有所耳聞,但也直以為是風言風語而已。最關鍵的平河北之戰,秦晉都沒有親征,為什麼僅僅是肘腋之患的河西卻要親征呢?

但是,這些話從兄長韋倜的口中說出來,那就有另一番意義了。

“為什麼要親征?”

不過,此問一出口,韋娢也就明白了。說到底,壽安公主為自己的保媒,也是一樁政治聯姻而已。

一旦秦晉決定親征河西,關中長安的局勢穩定便顯得格外重要。而韋見素現在已經是朝廷上舉足輕重的人物,隻要韋見素堅定的站在秦晉一邊,第五琦又是秦晉的忠實擁躉,所有的後顧之憂便都解決了。

兵權和治政之權都在掌握之中,秦晉親征河西就有可能了。

“河西難道比河北還重要嗎?”

韋倜道:

“河西當然不如河北,否則當年的朝廷怎麼會坐看安史二賊坐大呢?還不是為了防禦契丹人?不過,秦丞相對河西與安西似乎有著一種外人難以明白的執著,對了,還有甚的大食人……”

這些動兵的國事不是韋娢所關心的,他所關心的隻有一點,秦晉願意迎她進門嗎?

秦晉狠狠的打了個噴嚏,嫡子誕生的喜悅過後,他又恢複到了之前的工作軌跡上。

隨著嚴莊的返京述職,巡撫河北的顏真卿也奉詔返京了。

秦晉仔細的打量著這位以書法聞名於後世的名臣,此人以一己之力在叛軍的重重圍困中,堅守了數年之久,這種勇氣與能力,又豈止是區區書法家可以論斷的?

“久仰顏撫君大名,今日終於得見真顏!”

顏真卿很是拘謹的行禮,而且話也不多,對秦晉的問題也都是給予言簡意賅的回答。

秦晉能感覺到顏真卿骨子裏散發出的冷淡,雖然此人在表麵上給予了自己足夠的尊重,但也能看得出來,他心中是有不滿的,隻是這種不滿被深深的壓製了而已。

怪不得嚴莊對顏真卿的能力不吝惜讚美之言,卻直言不可重用。

然則,秦晉對嚴莊的話是很不以為然的,用一個人的關鍵在於用人的人,而不是被用的人。就好比太宗用魏征,最終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

所以,對顏真卿這種人,不是談幾次話就能使其改變態度的,也因此秦晉並不急著讓顏真卿對自己的看法立即便有所緩和。

離開丞相府以後,顏真卿便到興慶宮去拜見了天子李亨。李亨所居住的興慶宮早就不複天寶年間的車水馬龍,而今門庭冷落,幾可羅雀。對於顏真卿的到來,李亨顯得很興奮。

“顏卿在京打算逗留幾日?何時返回河北?河北經過安史二賊的禍亂,百姓們可還好?”

諸如此類的問題,李亨一個接著一個的發問,顏真卿則無不巨細的回答。

君臣二人,一連說了兩個時辰的話,李亨竟絲毫不覺得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