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史朝義一麵圍住了苑鄉土城,並勸降史思明身邊的官吏和將軍。一麵又派出了親信,假冒史思明的使者欲將駐紮在趙州的禁衛兵馬調往東邊的饒陽。據報,唐朝在東麵興風作浪,正好讓他們去觸唐軍的黴頭。
如此一連串的安排之下,史朝義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等著史思明而死在苑鄉城中。
這才多少日的功夫,留在苑鄉土城中的官吏隨從已經十不及一。除了幾個忠心耿耿的宦官,還有十幾個隨從以外,“大燕皇帝”史思明的身邊早就叛離得慘不忍睹。
處於人生巔峰的史思明何曾想過,自己居然也有眾叛親離的一天,而且將他閉上絕地的人正是親生兒子。
餓了三天三夜的史思明隻覺得頭重腳輕,眼冒金星,他扶著一顆小樹穩住了自己魁梧的身軀。正當壯年的史思明一頓飯可以吃五斤羊肉,喝二斤酒。現在餓的頭暈眼花,恨不得將樹皮都剝下來吃了。
“陛下,外麵風大,還是到屋中歇息吧,免得著涼……”
勸說史思明的是宦官張狗兒,跟在他的身邊已經有十幾年了。當世之時,邊鎮位高權重的胡將都喜歡養閹人為奴仆,所以,這個張狗兒從十歲出頭就跟著史思明,說是家生子的奴仆也不為過,對他的忠誠度還是遠遠高於那些部將的。
“把他們幾個都叫進來吧,大家湊在一起,還能有人一起說個話。”
然則,張狗兒的神情卻是欲言又止,張了張嘴,最終也沒說出話來。史思明雖然已經被餓的頭暈眼花,但如何看不出來張狗兒的神情有異?登時就發怒了,喝問道:
“你說,是不是還有什麼瞞著朕?”
被這突如其來的一聲大喝,張狗兒登時嚇得雙膝一軟,跪在地上。
“陛下息怒,奴婢不敢,不敢啊……”
張狗兒磕頭如搗蒜,竟哭著求饒起來、史思明見他哭的淒慘,又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不禁心中黯然,怒氣竟漸漸消了,伸手將他扶了起來。
“你不妨直說,那幾個混賬是不是也背朕而去,投了那忤逆子?”
張狗兒不敢說話,隻擦著眼淚點了點頭,算是對史思明的猜測予以肯定。
“該殺,該殺,朕早就該殺了他們這些狼心狗肺,兩麵三刀的混賬……”
史思明一麵大罵,一麵跺腳的發泄著,他現在也隻能跺腳發泄了。這個苑鄉土城的人口早就逃散一空,原本聚集著一些流民乞丐,占用了城內的房子,但看到大兵先後廝殺而至,也就一窩蜂的跑了。
正是有了那群流民乞丐的聚居,整個苑鄉土城內幾乎找不到一丁點可以吃的食物。再加上現在又是春夏之交的青黃不接之時,就連想在地裏挖點野菜果腹,也是癡人說夢。
而且,史思明因為輕騎打獵,隨身幾乎沒有帶多少糧食,一般都是獵殺了野獸以後,就地分食。現在突然被困在苑鄉土城裏,除了有一兩口井可以打水喝以外,竟是隻用了一天就將食物都消耗一空。
此後又用了三兩日功夫,戰馬也殺光了,吃光了,大批的隨從便都偷偷的逃散了,離開了苑鄉。低矮的土城本就困不住人,隻須趁人不注意跳下去,再甩開腿沒命的奔逃,隻要逃出一箭之地就算安全了。
一開始,史思明還嚴防那些試圖背叛自己的人,發現叛逃的一律射殺,被抓回來的也用最殘酷的刑罰折磨死。
但時間一長,這種殘酷的預防辦法並不管用,每天都有數百人成功的背叛且逃離。最後竟然連幾位重臣都不告而別,史思明徹底絕望了,食物吃光的第三個晚上,留在他身邊的人居然隻剩下了一個身體殘缺的閹人。那些一同公曆過生死的部將和老兄弟們,都輕而易舉的背叛了他。
史思明罵的累了,幾行勞累竟撲簌簌從眼窩中滾落,繼而他又看向了幾乎縮成一團的張狗兒。
“你怎麼還不走?”
“奴婢,奴婢死也要死在陛下的身邊,奴婢絕不會背叛陛下……”
張狗兒的聲音像蚊子一樣,這讓史思明多少還有些安慰,但緊接著他又黯然歎息道:
“你,你也走吧,你好歹也跟了朕十幾年,朕不忍心看你白白餓死在這……”
“陛下?”
張狗兒難以置信的抬起了頭,看到的卻是史思明通紅的雙眼。
“走,還不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