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2 / 2)

“長庚也該有正式的名字了,總不能一直這麼叫到周歲吧……”

繁素一邊哄著孩子,一邊說道:

“長庚這個名字就挺好,就算當大名也很合適哩……”

“乳名便是乳名,雖然立意不錯,可秦家的子弟,起名又怎麼能馬虎呢?”

壽安本來不會這般抱怨多嘴的,但一腔的委屈無從發泄,便也隻能尋著各種借口,發泄自己的情緒。繁素便隻好小心翼翼的應付著,直到壽安的情緒漸漸平複下來,才又聞言勸道:

“繁素這半年多雖然一直在商南,可也聽說過一些風言風語,朝中不少人都在暗地裏窺伺著,打算取而代之,整日裏防著這些陰謀於暗室之中的小人,就算大英雄恐怕也被折磨的精疲力竭了吧。”

繁素的話果然引起了壽安的注意,她雖然是從洛陽來,但也知道長安城不止一次的搞過清洗,眼看著已經開春,估計偃旗息鼓了整整一冬的戰事又將要愈演愈烈了。

“妹妹說的極在理,是我性子急躁了些,沒能體會夫君的壓力……”

她忽然看到繁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便道:

“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你我姐妹不必見外!”

壽安公主雖然溫柔可人,但也有著天家女兒的任性和嬌氣,不過在情緒平複以後,理智很快就占據了上風。經過一路的接觸,繁素也知道壽安對自己並無惡意,雖然接了他們母子一並會長安或許有著一些目的,但總歸是對他們沒有惡意的。

“公主,繁素覺得,覺得主君並不歡喜我們回來……”

繁素出身卑微,無論在人前人後,始終稱呼秦晉為主君,就算為秦晉誕下了長子,依舊如此。

經過這一提醒,壽安公主也馬上意識到,從秦晉的態度裏確實可以尋到蛛絲馬跡,但就算她再冰雪聰明,也沒有想明白,這究竟是為何。還是繁素更能從秦晉的內心出發,覺得他們回到長安也許是分了秦晉的心。

但是,這種原因卻不是可以和壽安公主明言的了,公主畢竟是君,而她隻是個身份地位的奴婢,萬一自己的話被誤解了,那是多少補救都無可挽回的。

車廂搖晃間,壽安公主忽然就想的明白了。

“好了,妹妹,回都回來了,想的再多也是枉然,聽說夫君這大半年來一直都吃住在軍中,這可不行,你我姐妹回來以後,別的忙或許幫不上,照顧夫君的生活起居還是綽綽有餘的……”

壽安公主這些話更多的是在安慰繁素不要想得過於複雜,她發現這個柔柔弱弱的女人不經意間會流露出異於常人的悲觀和傷心,許多時候這些情緒都是被壓製著的,雖然她試圖掩蓋,可情緒這種事又怎麼掩蓋得住呢?

實際上,壽安公主之所以急著回來,還有一個目的是不能對任何人明言的,包括秦晉在內。當然,不能對秦晉明言,並不意味著是一種背叛。壽安公主並不反對秦晉專權,相反她還一廂情願的認為,隻要秦晉決定做的事,便都會沒有任何條件選擇支持。

然則,專權便要與李亨父子包括整個李氏皇族產生矛盾,於情於理,於公於私,她都不希望這種矛盾無節製的惡化。李亨現在雖然已經成了秦晉最大的敵人,可他畢竟是最疼愛壽安公主的哥哥。尤其李亨現在還癱瘓在榻上,已經無可能在事實上對秦晉構成威脅,她隻希望能夠以自己的身份在秦晉和李氏皇族間遊走,一方麵盡力彌合他們之間的關係,一方麵也勸著哥哥和侄子們不要撕破了臉,致使一切都無可挽回。

長時間的馬車的顛簸讓她的思緒有些沉悶,木質結構的車廂因為顛簸發出了吱吱呀呀的響聲。突然,其中某一下響聲變得很是奇怪,似乎被什麼東西撞擊了一般,就在她試圖具體查看時,有臉蛋陡得一涼,一疼,抬手摸去卻是一道淡淡的血痕。

“刺客,有刺客……保護公主,保護大公子……”

車廂外陡然傳來了此起彼伏的呼喝之聲,馬車並沒有因此而停下,反而猛然加速,戰馬馬蹄頻繁而激烈的叩地,將車廂內幾個女人嚇得花容失色,可最為奇怪的是,原本還哭鬧不止的長庚居然止住了哭聲,瞪著一雙烏黑圓圓的大眼睛……

此時的長亭外早就亂成了一鍋粥,行人紛紛躲避,不幸中箭者慘嚎連連。崔君相也嚇得躲在了一塊巨石後麵,口中不斷的嘀咕著:

“乖乖俺的娘,究竟是哪路神仙吃了熊心豹膽,敢刺殺秦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