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章:鐵門關迷霧(2 / 2)

……

黃宣得到報信時已經過了午時,當他得知了關於龜茲的一係列消息時,也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如果說龜茲沒有遭到兵禍,那麼頻頻經由河西往長安報信的使者又是怎麼一回事?還有焉耆被焚一事,獨孤延靖派回來的人也說不清楚,隻說是因為鎮將叛亂而至。、

這一切都太詭異了,在此之前黃宣預測了各種可能,獨獨沒料到,鐵門關隻是個匪夷所思的開始,龜茲成了一團批朔迷離的黑霧,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還真是說不好了。

此時黃宣恨不得插翅飛到鐵門關去,仔仔細細的了解關於龜茲和焉耆的前前後後之因由。然則,他看了一眼攜家帶口的突厥老幼婦孺,便知道自己在明日午時之前是絕難抵達鐵門關的。

這些突厥人本就是定居在焉耆附近的大唐百姓,得知了黃宣所部並無惡意之後,便懇求黃宣不要拋棄他們。實在沒有辦法,黃宣隻得勉強答應了下來,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定居之所。

如果獨孤延靖帶回來的消息屬實,將這些突厥老幼安置在鐵門關附近也算是個不出的歸宿。

為此,黃宣特地召集了突厥人中數名德高望重的長者,告知他們鐵門關的情形,並請他們放心,很快他們的族人就會過上和以前一樣平靜的生活。豈料,那幾名突厥長者聞聽此言之後紛紛大搖其頭,表示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黃軒的話,甚至有急脾氣的直接指責黃宣在欺騙他們。

弄的黃宣也很是無奈,他隻得兩手一攤。

“這是我的部將親自去打探後帶回來的消息,豈能有假呢?”

雙方溝通了好一陣,突厥長者們依舊執意不相信,並警告黃宣:

“將軍,焉耆被燒毀成了廢墟,鐵門關不過是個巴掌大小的地方,怎麼可能幸免呢?如果將軍執意打算去鐵門關,請務必做好廝殺的準備!占據鐵門關的人並不好惹!”

這句話正好觸動了黃宣內心深處的擔憂,一切發生的過於匪夷所思,後得到的消息與從前得到的消息又截然相反,在沒有任何事實的依據下,他隻能像賭博押大小一樣,憑空揣測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然則,不管結果和真相如何,黃宣都必要要去鐵門關的,不論龜茲是否遭到了兵禍,他都要帶著麾下五千沙州軍抵達龜茲,隻有如此才算功德圓滿的完成了人物,不管對遠在長安的秦大夫,還是河西節度副使周泌,都有了一個合適的交代。

更出乎黃宣意料的是,這些突厥人的長者在得知他要趕去鐵門關的堅決態度之後,竟一致表示,願意跟隨沙州軍一同趕赴鐵門關,如果需要廝殺打仗,但凡能拿得動武器的人也都會與沙州軍共同作戰。

一時之間,黃宣又覺得自己看不透這些突厥人了,他們本來所流露出的本性是貪生怕死,可一瞬間又表現的英勇起來。

不管怎樣,至少有一點黃宣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這些突厥人對唐軍並無惡意,甚至還很依賴和信任,這也許就是能夠解釋他們冒著死亡的危險願意與之並肩作戰的原因。

大軍緩慢行至天黑時,黃宣終於意識到,可能出了問題。因為按照他和獨孤延靖的約定,每隔一個時辰就會派回信使與之報訊。可從午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個時辰,居然再沒有一個信使過來。

這已經難以用意外和失誤來解釋了,也許最合適的解釋就是獨孤延靖遭遇了危險,已經無暇抑或是無法派回信使。

有鑒於此,黃宣臨時決定,吃過晚飯以後全軍不再紮營休息,連夜趕赴鐵門關。他生怕耽擱了一夜的時間之後,還不知道要出現什麼意外。

突厥老幼走的慢,也顧不得等他們,隻讓他們遠遠的跟在後麵,能追得上就追,追不上另尋出路也可以。

黃宣心裏明鏡一般,突厥老幼跟隨自己不過是圖個安穩,現在很可能麵臨危險,又何必強逼他們去與自己一同麵對呢?

簡單的與突厥長者交流了一番,黃宣自問將自己的意圖表達的很清楚了,便上馬催促著大隊人馬向西行軍。

距離鐵門關十裏左右時,終於遇見了一隊沙州軍的騎兵,他們躲藏在一座小山背對大路上坡地處,但還是被探馬發現了。

火把映照的四周通明瓦亮,看著麵前狼狽不堪的騎兵軍卒,黃勳隻覺得一顆心似乎在迅速下跌,跌入了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