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寒門終出頭(2 / 2)

長安與洛陽作為曆朝曆代的都城已經近千年,怎麼可能說朽爛就朽爛了呢?就算最糟糕時代的戰火將長安與洛陽付之一炬,這兩座都城還不是重現崛起了?而且所散發的光芒更加的耀眼奪目。

“世家紈絝們是需要整治,但長安洛陽均為千年古都,又豈會因為一兩個蠹蟲而失去了光彩呢?”

秦晉話鋒一轉。

“世家紈絝們如何整治,第五相公可有想法?”

第五琦暗暗咋舌,他甚至覺得自己的思路有點跟不上秦晉的想法,幾乎每次見麵對方都提出了一些想在自己前麵的問題。

“世家紈絝們看起來爛到了骨子裏,但都有過不錯的教育,若能加以錘煉,未必不能成才!”

他知道,自己絕不能提出那些辣手懲治的法子,否則將會在秦晉心裏留下了睚眥必報的印象,如果不能打擊報複,不如將這些人圈起來,比如充入民營。但秦晉想到的則更進一步。

“甚好,預備學堂正打算第四批招生,這些世家紈絝們正可分三六九等錄取,省得他們終日無所事事,隻知道胡言亂語!”

這是第五琦沒想到的,看起來秦晉是十分厭惡世家權貴的,本以為他會用雷霆手段予以打擊,現在用的卻是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法子。

“大夫不怕這些紈絝子弟帶壞了神武軍的風氣?”

秦晉嗬嗬笑道:

“帶壞了風氣?裴敬、盧杞包括楊行本,當年哪個不是終日無所事事的紈絝?”

第五琦不得不承認,秦晉所說的都是實話,神武軍中尤其以盧杞和裴敬為代表,都是十六衛忠數一數二的刺頭,憑借著強大的家族背景,更是無人敢招惹他們。楊行本的家世雖然不及盧、裴二人,但他的堂叔父可是當時權傾朝野的楊國忠,因而其威風程度比起前兩位來,絲毫都不遜色。

秦晉也正是收服了這些世家子弟以後,以他們為骨幹才重振了早就名存實亡的神武軍。仔細想想,其實直到現在,神武軍秩級為中郎將以上的就占了至少六成,新近提拔起來的田承嗣、章傑這等人畢竟是少數。

如此看來,將這些看起來一事無成的世家紈絝們變廢為寶也未必不能。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隻要成了,其帶來的好處和回報則是十倍百倍。

“若能如此,長安世家權貴則進入大夫彀中……”

秦晉笑了,對付這些所謂的世家權貴再容易不過,真正難的是將選拔人才的製度固定下來,隻有穩定鞏固了製度,才是官僚政治最好的選擇。

“世家子弟用好了於國有利,用不好就是亂國的源頭。治國根本還要靠寒門啊!”

第五琦一樣是寒門出身,深知自己能夠走到今日可不是靠的能力,幾乎有九成九都是運氣,也就是說他的路是不可複製的,其中有太多透明的門檻,看得見摸得著,卻沒有任何辦法逾越。

“天下寒門子弟若能進入中樞,是我大唐萬世之福啊!”

用寒門子弟最大的好處,能夠躋身進入朝堂的,幾乎沒有廢材,而依靠著家世和蔭補甚至外戚身份進入朝堂的,難免良莠不齊。比如楊國忠,就是個完全依靠關係而做了宰相的人,偏偏此人還是個無能之輩,麵臨生死存亡之際,就必然會累及朝廷。

這個道理是秦晉與第五琦都知道的,但又不能明說的。

“除了預備學堂,還有科舉取士。來年,就在來年,朝廷任官,科舉優先,察舉為後!但凡進士及第,外放任官,必為一縣之長吏……”

這些措施放在從前,是寒門子弟想都不敢想的,時下朝廷上有著流行了數百年的規矩,以清流濁流區分官員,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為清流,寒門出身的官員則為濁流,世家大族經過察舉而出仕任官的,往往起點很高。而寒門子弟科舉入仕,進士及第,就算中了狀元,放到地方上也不過是個上縣的縣尉而已。其中的歧視與艱辛,隻有親身經曆過的人才能知曉。

第五琦猛的想了起來,秦晉不也是進士及第嗎?後來外放到新安縣做了個小小的縣尉,可誰又能想得到,當年的小小縣尉而今竟成了權傾朝野的權臣,甚至連天子都被操控與鼓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