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的態度果然沒有超出田承嗣的預料,隻聽他冷笑了兩聲:
“濫殺無辜不是神武軍應該做的,都說水至清則無魚,殺光了這些牆頭草,大唐的萬裏江山還能靠誰去治理呢?就怕殺了一批酒囊飯袋,補上來的還是酒囊飯袋……”
章傑已經被驚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該如何接話,甚至恨不得立即消失,如此指摘朝政之言可是聞所未聞的。
秦晉看了一眼滿臉冷汗,麵色慘白的章傑,便走過去在他的肩膀上拍了兩下。
“章縣令這次功勞匪淺,可以到吏部去兼著郎中的差事,專司考功封蔭。”
章傑終於反應過來,當即便一揖到地。
“下吏承蒙秦大夫厚愛,定然戒心盡力,不負所望!”
吏部郎中品秩為正五品上,在唐朝官場上已經是魚躍龍門,自此以後便再不用負責徭役,一隻腳踏進了高官的序列。
雖然比預想中的晉升要低了不少,但讓他專司考功封蔭,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差遣,有了秦大夫這尊靠山,就連部中的侍郎也得屈尊向他請教。
僅僅一夜之間,從一個小小的櫟陽縣令,一躍而為正五品上的吏部郎中,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當然,章傑也沒有隻顧著得意,而是馬上向秦晉討教,應當以什麼為標準,負責考功封蔭。
秦晉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答道:
“按照會典,秉公辦理就是!”
“是,下吏明白了!”
他口中說著明白,但心裏麵卻是狐疑的很,不過偷眼看見田承嗣一副心領神會,融會貫通的模樣,便打定主意,一會必須向他請教請教。
就在此時,杜乾運風風火火的趕了回來,一麵向秦晉討水喝,一麵講述著城西長亭的百官眾生相。
“從日出開始就幹站著,三個時辰,渴的喉嚨都快冒煙了!”
早有軍中仆役端來了晾好的清茶,在各位麵前的條案上擺好,倒滿。
兩大碗涼茶灌下肚,杜乾運便又說道:
“李承宏已經答應了明日便會宣布交還國政,大夫還要盡快定下新天子的人選,省得拖久了節外生枝……”
章傑正捧著茶碗,半口未曾下咽的茶水差點都噴了出來,但又千般克製的咽了回去。
剛剛議論百官就已經讓他驚駭不已,現在又議論廢立之事,就像隨便說說家長裏短的事情,更覺得今日當真是不虛此行了。
“廢立之事馬虎不得,再等等看,總要讓牛鬼蛇神們都跳出來,才好分辨誰是最合適的。不過風聲必須先放出去,新君人選就在至德天子的子嗣中……”
又喝了兩口清茶,章傑忽然想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猶豫再三,覺得秦大夫沒有避著自己說這些事情,就是給予了足夠的信任,便插口道:
“至德天子生死尚未知曉,萬一,萬一……”
此言一出,卻見杜乾運的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至德天子此時身在靈武,口不能言,身不能行,又怎麼能平定天下,匡扶社稷呢?”
章傑心中又是一陣駭然,但是今日經曆過了太多的驚駭,他反倒不怎麼驚訝了。
“既然至德天子在靈武,在新天子繼位之前,就絕不能將,將他接回長安!除此之外,還要封鎖消息……”
秦晉滿意的點點頭,卻對章傑的說法不以為然。
“長安人口有數十萬,沒有什麼消息是能封鎖得住的,索性就不用封鎖,直接向百官公布至德天子在靈武。”
杜乾運擊掌道:
“大夫所言甚是,屆時隻須以天子名義頒布詔書,選拔太子,便一舉兩得了!”
……
次日一早,李承宏果然依言向百官宣布交還國政,不再履行監國的責任。得知消息後,百官頓時嘩然,不少人義憤填膺,張羅組織著要向秦晉揭露李承宏的真實麵目。
然則,秦晉很快接受了李承宏的說法,並沒對他有過多的刁難,心思敏感的人很快就明白了,秦晉根本無意處置李承宏,甚至極有可能會對此人予以庇護。是以,對李承宏喊打喊殺的聲音,僅僅在半日功夫就變得無影無蹤了。
緊接著,秦晉又向百官頒布了天子詔書,未來七日內,將會在至德天子的子嗣中選拔賢能者,脫穎而出的將會被立為太子。與此同時,詔書中還交代了一些百官急於知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