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嘉的回答是很讓秦晉意外的,以他所見過的這個時代的官員,絕大多數人說話時都是瞻前顧後的,更是極為謹慎的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也正義為如此,秦晉覺得自己是找對人了,以此人的見識和坦誠,便有足夠的理由對其進行扶持。
接下來,秦晉又進一步問道:
“足下覺得,吐蕃人會在何處犯錯?”
“這……”
這個問題有點超乎竇嘉所料,因為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準確的預知某一件事的細節吧,更何況他僅僅是個普通人。但是,提問的畢竟是秦晉,也便由不得他草率作答,在思忖了好一陣之後才不甘心且無奈的搖了搖頭。
“末將愚鈍,實在想不出來!”
聞言,秦晉嗬嗬笑了。
“吐蕃人的第一個錯已經犯了,瑪祥仲巴傑和讚普赤鬆德讚的矛盾便是最大的契機,益喜旺波殺掉了瑪祥仲巴傑的親信,你說瑪祥仲巴傑作為手握重權的大相,又會如何施展報複呢?”
竇嘉快速的盤算了一陣,答道:
“長安尚有吐蕃兵馬十萬,益喜旺波隻有兵馬三五萬,還是一支剛剛死了主將的疑兵,此去恐怕是以卵擊石!”
秦晉微笑著,並不置可否。但他的表情分明是不以為然,竇嘉畢竟是年輕人心性,他覺得自己的分析已經十分符合現實情況了,除非秦晉還掌握著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情況,但那又另當別論了。
“難道,長安還另有變化?”
秦晉仍舊不置可否,緩緩道:
“若論賬麵上的數字,益喜旺波的確勝算微乎其微,可世間事又豈能如棋盤一樣是死的呢?瑪祥仲巴傑遇刺,就算不死,恐怕也是傷重至極,焉知長安城中就沒有鉗製他的力量呢?”
瑪祥仲巴傑遇刺的消息竇嘉是確確實實知道的,但他一直都以為這不過是神武軍故意散布的謠言而已,為的就是擾亂吐蕃人的軍心。吐蕃副相益喜旺波有著過人的洞察力,敏銳的抓住了這次機會,成功的奪取了兵權。
也正是因為如此,神武軍幾乎兵不血刃的就解除了針對潼關的巨大威脅。稱其以智計退吐蕃十萬兵,也絕對不是言過其實。
但是,巧計終究隻是巧計,一旦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還是要比拚雙方實力的。瑪祥仲巴傑畢竟是血雨腥風裏過來的人,又怎麼會輕易的遇刺呢?
可當竇嘉看著秦晉頗為玩味的表情時,心中不由得猛然一動,一個難以置信的想法突然從腦子裏蹦了出來。莫非,莫非瑪祥仲巴傑遇刺的事是真的?他有種預感,瑪祥仲巴傑遇刺的事不但是真的,而且一定是麵前這位秦大夫一手策劃的。
然則,長安城內,吐蕃人的勢力層層疊疊,尤其是經過魚朝恩的大規模清洗以後,更是徹底掌握了長安內外,想要刺殺瑪祥仲巴傑又與登天何異呢?刺殺這種事,嘴上說著容易,可當真要進行實施,困難絕非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難道秦大夫當真派人刺殺了瑪祥仲巴傑?”
秦晉點了點頭,算是承認。
“秦某留在長安的眼線與李承宏搭上線,買通興慶宮的宦官,又聯結了吐蕃讚普赤鬆德讚,刺殺若成,這兩位一定不會坐看錯失良機,就算不成……”
說到此處,秦晉頓了一頓,才有接著說道:
“瑪祥仲巴傑至少有三日功夫沒與敵前聯絡,這才導致益喜旺波殺將奪權成功,足下以為這都是巧合嗎?”
至此,竇嘉內心的震撼已經無以複加,他萬萬沒想到,這位秦大夫不出手則以,出手便是如此的驚天地,泣鬼神。李承宏這個傀儡皇帝也就罷了,可秦晉的眼線居然還能在瑪祥仲巴傑的眼皮子底下悄悄的聯結了讚普赤鬆德讚,這就不得不讓人瞠目結舌了。
“吐蕃讚普如何說?”
秦晉負手而立,嘴角的笑意裏透著陣陣寒意。
“赤鬆德讚雖然是少年人,但心智卻遠勝一般的成年人,如果瑪祥仲巴傑遇刺,相信他一定會趁機奪權的。現在可以明確得知的消息是,瑪祥仲巴傑未死,但身上的傷勢也不輕,接下來如果赤鬆德讚膽子小不敢倉促行事,說不得還要推波助瀾一下。”
有秦晉的這幾句分析,竇嘉眼前豁然開朗,忽然覺得死氣沉沉的關中居然有了天大的轉機。
“如果長安一亂,益喜旺波便有足夠的本錢和瑪祥仲巴傑拚個你死我活,到那時,咱們便可靜待鷸蚌相爭,好乘漁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