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不想為俺引薦”
“不不不,中郎將誤會了下吏的意思,下吏隻在想,能否有更好的辦法取信於他們!”
誰知,章傑這番有意討好的話卻換來了田承嗣的冷眼。
“讓你作甚就做甚,不該想的,也不要瞎想,守好你的本分,才是保身之道!”
隻一瞬之間,章傑便覺得寒意自屁股底下湧上來,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麵對喜怒無常的田承嗣,他深深的畏懼到了骨子裏。
田承嗣派出了多股百人隊,憑著章傑的薦書進入各縣的城池,然後擒賊擒王,捉住縣廷的主要官吏以後再如法炮製,進而控製整座縣城。僅僅一日功夫就拿下了雲陽、三原和涇陽三座縣城。而田承嗣本人,則仍舊坐鎮於櫟陽,聽著好消息頻頻傳來,也是欣喜若狂。
為了安全起見,此前撤回來的探馬又重新撒了出去他們的底線是距離吐蕃的追剿大軍絕不能低於十裏,否則就有被咬住進而全軍覆沒的危險。
不過,田承嗣的謹慎在實際情況之下好像有些多此一舉了,吐蕃人似乎對渭水以北也不怎麼在乎,,除了派出一名書吏到櫟陽查勘詳情,又被他們打發回去以外,就再沒有動靜了。
先不管長安的情況如何,隻要吐蕃人的注意力不在渭水以北,他就有足夠的時間放手施為。僅僅拿下了三原等三座縣城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給造成足夠的轟動,他還必須有足夠的籌碼。
於是,田承嗣又把目標放在了涇陽、雲陽以西的醴泉和奉天,因為這兩處地方是通往甘涼等地的必經之處。而讓田承嗣覺得意外的是,奉天縣的縣令居然在得知派去的人是神武軍以後,十分積極的就要豎起反對李承宏的大旗。
這讓田承嗣猛然意識到,由於李承宏得位是依靠吐蕃人,而且又是吐蕃人的傀儡,隻此一點就不會得到多少人的支持,現在之所以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那是因為吐蕃人現在勢大,許多人為了自保不得不陽奉陰違,將來隻要時機成熟,必然會有大批的官吏會站在神武軍一邊。奉天縣令毫不猶豫的反正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意識到這些以後,田承嗣當即就寫了一份詳細的軍報送往潼關,除了彙報關中腹地的情況以外,還將他大膽的想法也寫了進去,希望能取得秦晉的支持。
如果此事功成,神武軍勢必將兵不血刃的就控製了渭水以北的半數郡縣,這對吐蕃人而言絕對是個極為要命的打擊。快馬使者在次日清晨返回了櫟陽,同時也帶來了秦晉的授權,讓他放手施為,神武軍主力將會 在潼關正麵死死的牽製住吐蕃人。
這時,田承嗣才驚覺,原來吐蕃人之所以無暇對渭水以北多做顧及,是正在傾盡全力打算一舉攻克潼關。雖然秦晉在回書中沒有直接將此事明說,但他畢竟是久曆戰陣的老將,僅從隻言片語中就做出了如此判斷。
田承嗣興奮的搓著手,他從未想到過,自己居然也有機會左右關內長安局勢的一天。
又是一天的功夫,整個京兆府渭水以北的十幾個縣大都被田承嗣所控製,而到了現在他的部屬也基本上化整為零分派到各縣去控製局麵。換言之,此時此刻的情況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吐蕃人突然來攻櫟陽,他甚至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隻能選擇灰溜溜的逃走。然則,在這世上就是不缺豪賭之人,田承嗣就是個膽子極大的賭徒,要麼贏得盆滿缽滿,要麼輸的傾家蕩產。
很快,探馬的消息被送回櫟陽,長安附近的吐蕃大軍果然在集結,不少人馬已經陸續開始向潼關方向運動,這也印證了田承嗣此前的判斷,吐蕃人應該是覺得在長安站穩了腳跟,便想進一步控製潼關,以徹底將整個關中變成他們自家的院子,予取予奪。
事實上田承嗣料想的大致不差,此時瑪祥仲巴傑正緊鑼密鼓的籌劃著如何才能一舉攻克潼關,他大致認同了尚悉結的建議,那就是先佯作大舉進攻潼關,然後出其不意直取馮翊郡,先將神武軍釘在關中的釘子拔除,然後便可以沒有後顧之憂放手一戰。
為了一戰功成,尚悉結將親率大軍偷襲馮翊郡,在他們看來,馮翊郡是無險可守的,而郡治同州城又在幾年前燒毀於安賊叛軍之手,就算勉強修複,也難以和昔日相比,防禦性自然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