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已經率軍克複了洛陽,安賊祿山也已經授首,餘孽在中原沒有立足之地悉數逃回了河北,如果再加一把勁,蕩平叛亂也是指日可待的,可現在這情形……”
李輔國不再說話,後麵的話就算他不說,李亨也聽得明白,猜得出來。
外麵忽有一名宦官急惶惶奔進了天子寢殿。
“大將軍,剛剛探知城內出現了大規模的騷亂,看情形很快就要蔓延到大明宮,必須要盡早決斷了!”
所謂決斷自然就是帶走天子李亨,李輔國皺眉問道:
“其餘事項可都準備完畢?”
此話問的則是杞王和襄王。
“一切均以就緒!”
如此,李輔國才又轉回頭來麵對李亨,再三叩首。
“陛下萬勿怪罪老奴無狀,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話畢,李輔國霍然起身,親自為李亨蓋好了被子,又掖嚴了背角,一揮手道:
“整榻抬出去!”
李輔國是怕李亨受不了顛簸再病情加重,於是就想整榻抬出去,但那宦官則勸道:
“禦榻過大,如果抬著,恐怕咱們都出不了長安城!”
“那就連被褥一起抬到馬車上去,都輕著點,萬勿讓陛下受了寒涼……”
現在已近深秋,入夜以後便涼如冷水,像李亨這種體虛之人是最容易受斜寒入體的,不得不謹慎小心,否則在顛簸與風寒的夾擊之下,恐怕會命不久矣。
李亨雖不甘心,但也好像任命了一般,無力的閉上眼睛,任由一眾宦官擺弄著自己。
褥子剛被抬離了禦榻,李輔國便聞到了一陣濃烈的騷臭氣味,細看之下禦榻木板早就被屎尿浸透了。
盡管他早就料到了天子的處境可能不會太好,但也絕想不到天子在病中所受到照顧居然遠遠不如一個普通人。不過,此時已經沒有時間多作耽擱,他隻得捏著鼻子,揮著手,事宜部下盡快將李亨抬到馬上上去。
借著殿內昏暗的燈光,李輔國發現李亨雙眼緊閉的臉上好像閃過了一絲難堪,然則繼而代之的則完全是痛苦。
……
當李輔國沿著張氏姐弟逃走的路也踏上逃亡之路時,神策軍觀軍使魚朝恩則縱兵大肆行劫掠之事,隨著長安城內局勢愈發混亂,他的目光開始落在了丹鳳門以及大明宮身上。
天子和皇後就在大明宮中,隨著附和作亂的人越來越多,他的膽氣與野心也在短短的幾個時辰內迅速膨脹。
“衝進大明宮,殺了禍國殃民的張氏,替天子除害!”
魚朝恩也是個政治上極為精明的人,即或是出於私心複仇要殺掉張皇後,但也必須打著替天子清除奸佞的旗號,隻有在大義上有站得住腳的理由,才會從容的殺向大明宮。
此時的大明宮經曆了張皇後與李輔國的先後逃跑早就亂成了一鍋漿糊,宦官宮人們包括禁軍在內都開始瘋狂的偷竊搶奪大明宮中財物珍寶,拿不走的瓷器玉器都在爭奪中被摔了個粉碎,許多人腰囊間塞得鼓鼓脹脹,像沒頭蒼蠅一樣隨著大批奔逃的人四處遊走……
“撞開丹鳳門!”
隨著魚朝恩一聲令下,神策軍開始猛烈的撞擊這座宏偉的宮門。
看著丹鳳門厚重的城門在一下又一下的撞擊中瑟瑟發抖,魚朝恩嘴角蕩起了得意的笑容,這座宮門平素裏是決不允許他們這些賤民通行的,今日他偏偏要帶著神策軍從此門內進入大明宮。
正得意間,他的部將發現了蹊蹺之處,因為丹鳳門負責守禦的禁軍竟沒有一個露麵,可以說神策軍正在進行一場沒有抵抗的攻擊。
大約一刻鍾時間,不知何人竟在裏麵將丹鳳門打開,神策軍簇擁著魚朝恩一擁而入。然則,他得到的結果卻是與料想中大為不同。張皇後跑了,李輔國跑了,天子和皇子們也悉數都被帶走,他得到的隻是一座沒有任何用處的宮城。
瞬息之間,得意變成了憤怒,怒火中燒之下,所有的理智都不複存在。
“放火,給俺燒了大明宮!燒得幹幹淨淨,半點渣子都不許剩!”
當然,在放火之前劫掠財物也是應有之行動,神策軍每搜掠過一處宮殿便放上一把火,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大明宮內的火光就已經衝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