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輕易便平亂(2 / 2)

“前麵,前麵可當真是崔大夫?”

“崔大夫不早就中毒箭身亡了嗎……”

許多人膽怯之下便都放緩了腳步,又高聲的向嚴陣以待的神武軍發問。

他們的發問居然就得到了回應。

“哪個惡意造謠?秦大夫分明隻是不慎墮馬,瞪大了你們的狗眼看看,纛旗之下不是秦大夫還有何人?”

衝在最前麵的作亂民兵仔細看去也隻是影影綽綽,大半都被錚明瓦亮的明光鎧晃得睜不開眼。至少有一半的人都相信了,一箭之地以外那個身著明光鎧的人就是秦晉。

神武軍繼續威脅,數罷三聲就會萬弩齊發,到時候再不投降便隻能聽天由命。

民兵們本就是受了鼓動,再加上都是本城居民,大半又是良家子,在秦大夫和崔大尹之間很快就做出了取舍。秦大夫既掌握兵權,又是天子欽命招討使,相比之下崔冀的那個署理河南尹就絕對的相形見拙了。

“莫放箭,降,願降……”

一旦有人開了頭,眾人便紛紛景從。

神武軍也不含糊。

“願降者放下武器,大街兩側站定集結,動作慢者休怪刀箭無眼!”

如此一喊,民兵們最後的一絲士氣仿佛徹底被抽走了一般,紛紛拋掉手中的武器,向大街兩側躲避,逃命。

眼見著擁護自己的民兵們轉瞬間土崩瓦解,崔冀的心都涼透了,暗叫今日怕是在劫難逃了。

但他還是不甘心,他始終相信真正的秦晉已經死了,那個纛旗下身著明光鎧的人不過是個冒牌貨,否則為何又包裹的嚴嚴實實,不讓人看清楚臉呢?

在崔冀的心裏,此時也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秦晉雖死,但神武軍內部已經另有權威人物接掌了軍中大權,是以才沒有混亂,又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集結大軍進行平亂。

他現在隻後悔,沒有在神武軍內部拉攏一名心懷野心之人,否則 現在恐怕又是另一番場麵了。

正心神愣怔間,無數破空之聲陡然傳來,崔冀猛的驚醒,當即就以極其誇張的速度趴在了地上,他當然見識過唐.軍重弩的威力,但凡被射中者輕則血肉模糊,重則骨斷筋折,絕非區區肉身能承受住的。

來自天津橋方向的箭雨持續了達九輪之多,那些負隅頑抗或是猶猶豫豫沒有放棄武器向道路兩旁躲避的人紛紛中箭倒地。

縱然天津橋南麵的大街有數十步之寬,數千人擁擠在一起也混亂到了極點,互相推搡踩踏倒是其次,重點在於這些失去軍心鬥誌的民兵過於密集,以至於九輪箭雨過後,竟再無一人能站得起來。

一場看似驚險至極的叛亂居然如此輕而易舉的就被蕩平了。

立於纛旗下的正是秦晉本人,他很少如此盔甲齊備的出現在戰場上,幾十斤重的明光鎧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得住的,穿戴的久了既悶熱且沉重,比上刑也強不了多少。

“打掃戰場吧,隻抓首惡,脅從不問。”

原本李嗣業被劫走以後,他的確擔心了好一陣,還親自到陣前坐鎮,現在發現居然是多此一舉了。

下達軍令以後,秦晉就在同羅部親衛的護持下返回皇城,他要盡快脫掉這無比折磨人的明光鎧。現在雖然是初秋,但秋老虎一樣厲害的很,這才一會的功夫,他就已經能清楚的感覺到,鎧甲內部早就汗流成河。

餘下的事情交給烏護懷忠和楊行本就足以應付了。

烏護懷忠向來低調,很少在人前露臉,今日大張旗鼓的出現在平亂陣前,也是因為作亂的民兵差點要了秦晉的命。同羅部的勇士立於陣前,俱是虎視眈眈,楊行本暗暗稱讚,都說同羅部勇悍無可匹敵,現在鋒刃未曾出鞘就已經讓人時時都能感受到一種緊迫感。他實在難以想象,當初的秦晉是憑借什麼,用一群烏合之眾的團結兵就擊敗了這樣的勇士。

這種疑問也隻是瞬間閃念一過的,接下來他要殘酷的懲罰那些附逆作亂的軍官。像崔冀這種人,如果僥幸沒有死在箭雨之下,他也沒有權利懲罰此人,如何懲辦都要交給朝廷。但那些附逆的百夫長就不同了,盡管秦晉曾交代過脅從不問,顯然他並沒有將軍官列在脅從之內。

事實上,剩下來活著的脅從已經不多了。大隊的神武軍衝進堆積滿血肉的大街上,其中有一隊人專門翻看死傷者,重傷不死的給他個痛快,早早去見閻王,也省了多受活罪,輕傷活下來的則另行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