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嗬嗬一笑,道:
“就算那三四百人的叛軍死光了,也抵不上我麾下一名勇士,此時但有一人傷亡都是得不償失的!”
聞言,田承嗣張口結舌,他本以為秦晉另有謀劃,卻不想竟得到了這種答案。
秦晉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叛軍的不屑和鄙視,同時也意味著他極為看重己方軍卒的性命,甚少讓他們做出無謂的犧牲。
僅僅跟著秦晉出來一次,田承嗣便又真真切切的認識了秦晉其人,比起傳聞中仍舊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此,他也拜服的五體投地,覺得倒戈投了神武軍的決定實在明智極了。如果他此時還留在叛軍中,將來神武軍大批人馬碾壓過來,難保不會被碾壓成齏粉。
印證神武軍戰鬥力驚人的不單單是這些,還有兩萬回紇精兵,竟在河東被盧杞追著打的屁滾尿流。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直以為是不值一笑的謠言。可看到磨延啜羅叔侄渾身帶傷的狼狽模樣,又由不得他不信。
要知道,回紇人之所以能取代突厥人稱霸草原,絕非僅僅是唐朝的支持和運氣使然,實在是回紇人驍勇彪悍,奮不畏死。如安祿山麾下的親衛曳落河,絕大多數都是同羅部勇士,而同羅部與回紇部同屬鐵勒九部之一,其間關聯,常年與北方各族作戰的田承嗣自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然則,秦晉帶著百餘馬隊並沒有返回新安,而是在半路繞了彎進入長石鄉,那裏有頓兵駐紮的楊行本。按照他此前的計劃,以三萬神武軍駐守長石鄉,而長石鄉又背靠長石山,正可依托有利地形鉗製叛軍。
長石山距離官道不過兩裏左右,叛軍若棄楊行本於不顧強行攻擊新安,則必然將身後亮在他們麵前,到時必然要麵對腹背受敵的局麵。
所以,但凡隻要長點腦子的主將都不會如此愚蠢,必先解決掉楊行本的三萬人馬,再進攻新安。不過,新安城內還有數萬人,又豈會坐視不理?所以,即便叛軍以長石鄉的駐軍作為主要目標,一樣要麵臨側翼禦敵的風險。
總而言之,叛軍此次主動進攻新安絕對是個不明智的選擇。
田承嗣領兵作戰多年,一早就看出了秦晉的謀劃,也早就清楚神武軍現在已經占盡了優勢。他隻好奇,素來以狡詐殘酷而聞名的尹子琦又該如何拆解秦晉所設置的各種障礙呢?
尹子琦不是傻瓜蠢貨,又豈能看不出神武軍的優勢所在以及自身的劣勢,之所以仍舊選擇強攻,恐怕歸根結底還要著落在洛陽朝廷的身上。
秦晉的意外到來,令駐紮長石鄉的神武軍上下歡欣鼓舞。在此之前,探馬遊騎已經探知了叛軍先鋒出現在數裏之外,後來陸續有消息送回來,說是被一股沒有明顯旗幟的唐.軍殺傷百餘人 ,而那股唐軍竟無一人死傷全身而退。
楊行本最初得知這個消息時,還在猜測是哪一位拔了率先殺傷尹子琦叛軍的頭籌,此時瞧見秦晉等人一身塵土的入營,馬上就明白了,這一定是他們的傑作。
“壕溝、木柵準備的還不夠充分,尹子琦所領兵馬乃叛軍之精銳,須嚴防強攻。切不可將他們與尋常烏合之眾等同。”
楊行本在軍營四周布置的壕溝木柵實在有些簡單,秦晉怕他因為連戰連勝而生出輕敵自大的心思,便出言提醒。
“大夫放心,末將焉能不防著尹子琦強攻?此地地勢平坦,並不適合固守,真正的營壘在長石山的山腰處,那裏有一條無名小河流下,就算被團團圍住,也能保證充足的水源,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糧食供應……”
其實,楊行本早就有所謀劃,他已經料到了尹子琦一定會以他們作為主要目標,至少在擊敗他們之前,是不會貿貿然到新安去硬碰硬的。所以,他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許多種準備,設在平坦之地的軍營是為了出入方便,就近監視。一旦遭遇強攻,或有不敵,便會撤往長石山的堅固營壘,憑借地勢之險與之周旋。
“隻是末將來此倉促,長石山營壘若想全數完工,至少也得三日功夫。”
秦晉聽罷楊行本的布置,點了點頭又暗暗感慨,不得不說他的布置甚至可以稱之為麵麵俱到,就算自己親自來此,恐怕也隻能做到這種地步。想想從前的楊行本,還是個欺男霸女,恃強淩弱的紈絝子弟,這才數年功夫,竟已經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