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麵(2 / 2)

田承嗣卻道:

“孫孝哲在叛軍攻陷洛陽以後,已經受到了安祿山的冷落,更是被崔乾佑等一幹人排擠。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投靠了安慶緒。如果不是崔乾佑在陝州戰敗被俘,此人隻怕就難再出頭,誰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安慶緒最終還是掌握了洛陽朝廷的大權,孫孝哲以其以往的資曆和威望也就順理成章的做了西征叛軍的統帥。尹子琦畢竟資望淺薄,孫孝哲不敗不死他也是絕難出頭的。”

田承嗣顯然對叛軍內部的各種蠅營狗苟都很是了解,秦晉也樂於聽這些從常規渠道裏收集不到的八卦信息。實際上,這可絕非無關緊要的消息,隻有理順了叛軍內部的人物關係,才可能更有效的針對他們做出合適的決策。

除了正麵戰場以外,從叛軍內部對他們分化瓦解,也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手段。

“安慶緒現在信任的部將,除了尹子琦還有別人嗎?”

秦晉相信,隻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競爭,他才不相信,安慶緒麾下就都是一片和諧。別說旁人,就連神武軍內部也是隱隱有著派係的。

田承嗣思忖了一陣,答道:

“其實尹子琦並非安慶緒最信任的部將。”

秦晉奇道:

“另有其人?”

“沒錯,阿史那承慶才是被安慶緒倚為臂膀股肱之人。然則,阿史那承慶的能力比起尹子琦還要差了一層,但他勝在更加忠心!”

至此,秦晉對安慶緒集團的內部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

尹子琦其人陰冷多智求功心切,阿史那承慶則像狗一樣忠心護主,這樣兩個人搭在一起,卻是很難引發惡性競爭。因為他們兩個的利益點不在一處,自然也就很難引發核心的衝突。

但秦晉還是不死心,問道:

“尹子琦與阿史那承慶關係如何?”

田承嗣是何許人也,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此話一問出口,他就明白了秦晉的真實目的。

“兩人內外互為依仗,甚少衝突。不過,除了他們以外,大夫是否還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人呢?”

“哪個?”

田承嗣獻媚的笑了笑,答道:

“嚴莊!”

秦晉這才恍然,自己怎麼就把偽燕宰相嚴莊給忽略了呢!這個人就像一條老狐狸,既是安祿山最信重的大臣,也是安慶緒極力拉攏的對象。

“嚴莊此人心黑手狠,心胸狹隘。如果末將估計沒錯,必然視阿史那承慶與尹子琦為眼中釘肉中刺!大夫或可從此人入手,說不定會有想象不到之收效呢!”

對啊,怎麼就把嚴莊給忘了呢?秦晉心中暗暗想到。嚴莊在此前就派了密使與之接洽,隻不過他一直認為這是偽燕內部耍的手段,因而才拖著密使嚴同,從未有一個確定的答複。現在想來,這未嚐不是嚴莊選擇兩頭下注!

如果神武軍取得了優勢,此人至少也有反正襄助之功,假若神武軍敗了,他還是偽燕朝廷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一把算盤打的可謂是絕妙。

經過與田承嗣的對話,秦晉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思路,於是便帶著部下打算離開山丘土坡。正當此時,附近警戒的探馬遊騎卻發出了危險的警告。

秦晉登時一愣,舉目望去,卻見東麵竟揚起了遮天蔽日的塵土,顯見奶大批人馬行軍所致。

果不其然,他的猜測沒錯,很快便有探馬趕了回來。

“報!叛軍一萬前鋒距離此地不足三裏,請大夫盡速撤離!”

三裏地,騎兵加速用不了片刻功夫便可抵達,他們這一百多人在光禿禿的山丘頂部,目標不小,叛軍的遊騎探馬此時也肯定發現了他們。

秦晉舉目細看,塵土飛揚之下,叛軍旌旗林立,精銳步騎混在一起,兵威氣勢說不出的震撼。

尹子琦的數萬步騎可不是臨陣倒戈的唐朝團兵可比,算得上是安祿山叛軍最後的精銳。壓箱底的家當都拿出來了,絕不能小看對方。秦晉暗暗的提醒著自己,不過他並沒有急於離去,仍舊站在山丘高坡上望著越來越近的叛軍步騎前鋒。

秦晉想看的更真切一些,就是這些作為中流砥柱的精銳撐起了安祿山叛軍集團的架子,如果此戰將他們悉數全殲,也許唐朝就可以避免原本的悲劇,摧枯拉朽一般徹底擊潰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