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夫亦懼內(2 / 2)

這些道理李亨早就想的明白通透,隻不過還是因為關心則亂,心中煩躁也是常人所難以避免的,就算貴為天子也不能例外。

李輔國如此寬慰,使李亨的心緒平靜了不少,覺得自己有些過於擔心,便長舒了一口氣,又緩緩的向便殿走去。

“陛下,僅僅有房相公率軍東征還不夠,還得雙管齊下才行!”

李亨立時來了興趣,問道:

“如何雙管齊下?”

“當選派合適之人,到江淮去,把永王堵在江南,必要時候也可……”

李輔國的聲音轉而有些陰冷,說到關鍵處止住聲音,隻把右手為掌輕輕的做了個劈砍的動作。

聞言見狀,李亨眉頭擰了起來,他雖然對李璘比較頭疼,畢竟兄弟之間的感情不是可以輕易割舍的,倘若除掉這個最疼愛的弟弟還是於心不忍的。

“李璘未必就心存了妄念,他對朕這個兄長豈能沒了尊敬之心?若如此對他,萬一……朕心何忍?”

李亨的這番話顯然就不盡不實了,他割舍不下與李璘之間的兄弟感情是真的,但若說不相信李璘會心生妄念也就有些欲蓋彌彰的意思了。

不管怎麼說,殺弟的名聲在曆史上並不比逼迫父親篡位好多少。

李亨是個很在意身後評價的人,如果這些汙點在他百年之後,任憑後人指摘,隻想想都毛骨悚然。

“陛下,為君者,當顧念天下,又豈能隻顧著小仁小義?”

李亨沉默了一陣,隨即又點了點頭。

“此事也不急在一時,當務之要還是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房琯東征一事上。”

“陛下聖明!”

李輔國讚了一句,也不再多說,畢竟攛掇著天子殺弟也不是什麼好事,將來萬一落下了埋怨,可真真是得不償失了。有了這種念頭,他自然也就不會積極的在天子麵前推動此事,許多話點到即止。

兩人行至殿門口,忽聽裏麵有宦官的竊竊私語之聲。尋常時,宦官在打掃整理宮殿也會有交頭接耳的狀況發生,雖然這在宮廷製度中是絕對不允許的,但隻要不是太過分,就算天子親自撞見了也不會過分懲戒。

李輔國正要進去訓斥裏麵那幾個不知進退的混賬,但李亨卻拉住了他。因為李亨忽然從裏麵的低語中聽到了兩個字,而這兩個字是他極為關心和敏感的。

那就是“秦晉”!李亨想聽一聽,這幾個宦官究竟在議論秦晉的什麼。

躲在外麵偷聽,對於一向謹言慎行的李亨來說是一個新奇的行為,強烈的好奇心居然有些蓋過了心中的慍怒。

然後,秦晉“懼內”的傳言就如此巧合的傳到了李亨的耳朵裏。本來,作為天子,這種謠言是很難傳與他知曉的,可也許是天意使然,竟被幾個宦官誤打誤撞的傳了過來。

在聽清楚明白了具體內容之後,李亨心中更為不爽,慍怒之意也再度上湧,蟲娘是他最疼愛的妹妹,秦晉作為棟梁之臣,又是未來的妹夫,豈能任由這些奴才恣意貶損?

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幾個宦官原本議論的正在興頭上,被這突如其來的開門聲頓時就嚇的三魂七魄丟了一半,在看清楚麵色鐵青的天子以後,更是把另一半也都嚇的丟到了天外邊,一個個跪在地上連求饒都不敢說一句。

這幾個人原本都是李輔國的心腹,否則也不可能被安排在天子身邊,但他們也太不爭氣,直直的撞在了天子的氣頭上,因而也不再有保他們的念頭。

“拖出去,杖斃!”

一句話說的幹脆利落,幾個宦官頓時嚇得失聲求饒:

“陛下開恩,陛下饒命,奴婢以後再也不敢了……”

李輔國冷笑訓斥:

“天子身邊不謹言慎行,萬一出了紕漏……就是滅族也不為過!”

當即便有宦官撲上去,拖著他們往殿外去。

還是李亨看著不忍,便對李輔國道:

“這幾個人做事不密,也罪不至死!”

這一句話總算留下了幾個宦官的性命,李輔國便也不再發狠,隻讓手底下的親信,將他們杖責之後再送入掖廷。

宦官但凡進了掖庭宮,便再也沒有出頭之日,所做的差事是最苦最累的,還要日日對著那些因為犯錯被貶入裏麵的妃嬪,隻想一想都令人無比的絕望。

李亨坐穩之後,又想起了秦晉“懼內”的傳言。

“李輔國,你說一說,秦晉懼內究竟具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