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婚事遭反對(2 / 2)

“皇甫老將軍,請入中堂說話!”

對待皇甫恪,秦晉自然不會拉著他向對待磨延啜羅叔侄一樣遊園。

皇甫恪見到秦晉以後,眉宇間也露出了大大的欣喜之色,就好像多年不見的老友一般。

僅從對方一身的風塵,秦晉就可以判斷出皇甫恪並未來得及落腳,就到了這裏。剛想詢問他是否回過家中,但馬上又想到對方在長安早就因為楊國忠的陷害而家破人亡。

後來李亨繼位,徹底為皇甫恪平反冤情,也賞賜了宅邸,但宅子裏卻沒有一個姓皇甫的,皇甫恪僅剩下三個與其同在軍中的兒子幸免於難。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雖然老妻與其他的子女和諸多孫兒沒了,可總算沒有斷子絕孫。三個兒子尚在壯年,依舊可以給他生下這一支的傳人。

“大夫可有酒肉?老夫這肚子餓的空空如也啊!”

秦晉心下酸楚未散,聞得皇甫恪討酒肉吃,當即命府中奴仆立刻置辦烤羊腿和上好的麥餅,至於好酒,自然也不可能少了。

很快,酒肉齊備,皇甫恪放開了肚子吃喝,竟生生的吃掉了兩條羊腿,十張餅子,兩壇子醇酒。

秦晉讚道:

“將軍寶刀未老,猶勝當年啊!”

皇甫恪已經年過花甲,一頓竟能有如此食量,實在驚人。皇甫恪聞言搖頭笑道:

“敗軍之將,何敢言勇?”

隻看神情言談,秦晉就知道在河東的慘敗,使之大受挫折,以至於心氣都散了,因而才會有回京之舉吧,否則又怎麼可能丟下部眾與戰場隻身而返呢?

很快,皇甫恪開始講述他在河東的慘敗,秦晉靜靜地聽著,說到慘烈之處,隻見對方眼眶通紅,大顆大顆滾燙的眼淚滾落在襟前。

眼見如此,秦晉不勝唏噓!

皇甫恪一直以頑強好勝麵目示人,在經曆了家庭與沙場生涯的雙重慘劇之後,意誌消沉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提及秦晉和長安守衛戰時,皇甫恪的眼睛裏又迸射出了灼人的光芒。

“二十萬叛賊,安祿山做夢都該痛煞驚醒啊!”

皇甫恪一掃眉宇間的陰霾,又爽然大笑。

秦晉也跟著笑,可總覺得情緒有些壓抑,便問道:

“皇甫老將軍麵聖之後,有何打算?”

“老夫年老糊塗,精力不濟了,回去隻會害了那些熱血兒郎們。”

說到此處,他的聲音微微有些發顫,在停頓了一下後又繼續道:

“老夫臨來長安之前,已經把那些幸存的兒郎們都托付給了盧杞,盧杞是塊帶兵的好材料,大夫沒有看錯他!”

秦晉就料到了皇甫恪會心灰意冷,打算想辦法勸說其重新返回沙場,否則唐朝便好端端的失去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

忽然,皇甫恪話鋒一轉,竟提到了秦晉的婚事。

“老夫聽說,大夫馬上就是駙馬了?”

說話間,皇甫恪的臉上流露出幾許奇怪的神色。

秦晉尷尬的一笑,他也知道,唐朝的駙馬不好當,在此之前幾乎罕有世家大族願意自家子弟尚公主。

見秦晉尷尬不作聲,皇甫恪竟又道:

“大夫當初何以不堅辭呢?”

“天子恩典,何以堅辭啊?”

秦晉當初並無過多的想法,但在皇甫恪看來,秦晉這是一記昏招。

“大夫現在堅辭也為時不晚啊,等到木已成舟,可真就悔之晚矣了!”

唐朝律法雖然允許夫妻之間和離,但公主與駙馬之間的地位卻頗為不同,畢竟公主是君,駙馬是臣,又豈能如尋常人家一般和離呢?

秦晉覺得皇甫恪有些小題大做,就算唐朝的公主名聲不好,也不至於如此畏之如虎吧?

但是,秦晉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說辭,是以沉吟著,沒有說話。

皇甫恪見秦晉似有猶豫,便又繼續勸道:

“大夫當與望族聯姻才能得以久長,天子家向來腥風血雨,倘若長公主是個貪權之人,以大夫的功績和人望,可都是至禍之源啊!”

秦晉默然,他沒想到,皇甫恪居然對自己和壽安長公主的婚事如此不看好。

此時的壽安公主已經成為了皇帝的姐妹,因而按照唐朝的禮製,應該稱之為壽安長公主。

“皇甫老將軍過於偏見,壽安長公主秦某也見過,是個知書達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