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反擊已開端(2 / 2)

朝廷的事自有天子和宰相們去發愁,而神武軍中的事則離不開李萼了,如果僅僅供應神武軍、團結兵和民營,糧食是綽綽有餘的,可隨著投誠的新附軍越來越多,已達數萬之眾,糧食的消耗量大幅增加,這就難怪他憂慮不安了。

為此,李萼特地建議秦晉停止收攏投靠的叛軍,竟新附軍的規模控製在一定的數量之內,如此也可以不必遭受糧食緊張的困擾。然則,秦晉僅僅一番話就使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原因無他,這些叛軍如果任其自行潰散,隻能有兩種結果。

第一種,叛軍曆盡曲折返回通關以東,修整壯大,三五月則可再次投入戰鬥。第二種,潰兵散落於關中各地,霸占山林,嘯聚城匪,打家劫舍,襲擾官府。不論是哪一種結果,對唐朝而言都是頭疼至極的。

暫時將其收編,雖然要麵對不小的糧食壓力,但可以避免許多隱患,而且唐朝與偽燕的實力彼消此漲,長遠看絕對是有利的。

今日一大早,李萼的早餐才吃了一半,便有親隨急吼吼的趕來報訊。

“長史君,今日一早有萬餘叛卒來投,請示下該如何安置!”

聞言,李萼差點一頭昏死過去。

整個新附軍的規模也不過才三萬人,驟然間多了一萬人,可是其中的三成啊。但自從有了與秦晉的談話以後,他已經意識到了收攏這些叛卒的重要意義,就算再難也得咬牙認了。

“老弱病殘者,發往民營做工,餘者打散按照成例重新整編!”

叛軍中的老弱病殘數目也不小,至少會有一兩成,這些人發往民營做工,糧食的供應就可以隻維持基本的供應,而不必像軍中那樣頓頓足量。剩下的都是精壯這部分重新整編以後,便是一支戰力不俗的強兵。

然則,新附軍畢竟是幽州邊軍出身,經過叛亂以後,對唐朝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已經大不如前,這就需要不斷的時間來教育和感化。

對軍中將士的思想加以嚴格的引導和限製,乃是出自與秦晉的首創,李萼雖然一開始覺得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但很快就覺察出其中的重要性。但凡已經設置營監的軍隊,其戰鬥意誌都要高出至少一大截。

雖然對其中的具體因果關係還不甚了了,不過李萼已經意識到,這麼做是有必要的。

對新附軍的思想工作又成了糧食以外,對李萼來說的頭等重要之事。所有的營監均尤其一手挑選,大多都是老神武軍調過來的,有著豐富的經驗。

第一批新附軍整編的時間最長,到現在已經小有成效,雖然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來自幽州的叛軍,而這九成裏還有半數左右都是胡人,可是這些人對唐朝和神武軍的認同感已經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尤其是後者。

至少有四個營的新附軍請戰的互生極其之高,不止一次的請李萼代為通稟禦史大夫秦晉,要求主動進擊叛軍軍營。

一開始,秦晉每次必會拒絕,然而今日的請戰書送了出去,不到半個時辰就收到了回音,居然得到了批準。

其中,新附軍的甲乙兩營共計一萬人得到準許,可以配合神武軍做一次強攻。作為長史的李萼,一直負責新附軍的提調,如此也就順理成章的上了戰場。

初次上陣,李萼既緊張又興奮,不過他的職責僅僅是協調主將與各新附軍之間的指揮,即便如此也同樣有殺敵立功的機會。

沒有意外的,負責指揮這次強攻的主將還是郭子儀,隻見他渾身上下盡著鐵甲,戰馬踢踏向前,不安而又急躁的打著響鼻,這都為臨戰之前添上了一絲緊張的氣氛。

不過,李萼在郭子儀的臉上見不到一絲一毫的波瀾起伏,冰冷的表情下一定掩藏了對激戰的渴望和興奮。

殺!殺!殺!

隨著令旗的揮動,數萬步卒齊聲怒喝,一連串的殺字震徹霄漢。緊接著,密集而又急促的戰鼓聲隆隆敲響。

沒有人不會在這種氛圍下熱血沸騰!

很快,數十架組裝完畢的石砲被緩緩推向陣前,絞車絞緊了牛筋,一顆顆黝黑滾圓的霹靂炮被放在甩臂末端的盛具裏。

一支支火把齊齊點燃了引信,在火花嗞嗞亂跳的同時,隨著巨大的木頭撞擊聲,一顆顆霹靂炮被拋向了半空中,又裹挾著料峭的空氣直直砸向了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