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2 / 2)

孫士敬慶幸自己沒有頭腦發熱衝了進去,否則不等於自投羅網了?

“營中的兄弟們,俺是北營丁字營的孫士敬,禦史大夫托俺給兄弟們帶個話,孫孝哲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沒幾天蹦躂了,為長遠計,千萬別吊死在他這一棵樹上。禦史大夫說了,隻要肯投誠,不管過往有多少罪過,都一筆勾銷,絕不追究!除此以外,長安城內糧食充足,吃喝管夠,絕不會讓咱們再餓肚子了……”

一句句話連珠般的吐了出來,孫士敬的嘴皮子也當真了得,居然一連說了半個時辰都沒有重樣。

孫士敬的話有沒有效果不清楚,可叛軍營地內再也不敢派出人來應對挑釁,否則臨陣倒戈的戲碼將再次上演。

然則,扯著嗓子喊了多半個時辰,見不到有明顯的效果,孫士敬有些氣餒,從腰間接下水葫蘆,一仰脖咕咚咕咚灌了好幾口。

“歇會兒,這幫家夥膽子小的很,若是換了膽子大的,就殺了主將,他娘的反了。”

話音未落,卻忽聽對麵的軍營中鼓聲大作,亂成一團。

翹首觀望,奈何寨牆高大根本看不清裏麵發生了什麼,側耳傾聽,隱約可以聽到喊殺之聲,孫士敬心中隱隱興奮,一定是裏麵發生了嘩變,看來郭將軍要給自己記上一功了。

“叛賊嘩變,叛賊嘩變了……”

原本孫士敬還等著後方下令趁機強攻,可誰知等來的卻是撤兵的軍令。盡管一臉的莫名其妙,他還是毫不遲疑的執行了軍令,掌旗使手中令旗一揮,五千人整隊開始有序的撤回景林門甕城。

長安城牆之上,崔光遠頗為不解的問道:

“大夫何以在叛軍嘩變之時選擇了撤退?”

“新附之軍軍心不穩,勿使他們受了影響。再者,叛軍自亂去,殺個擊敗來回,正好省了咱們的力氣,何苦強攻呢?”

崔光遠算是看透了,秦晉用兵但凡能不傷及己方的軍卒,便會一意為之。

秦晉忽然開口又道:

“等著吧,叛軍的崩潰也就在這一兩日了,大尹何必急在這一時呢?”

聞言,崔光遠的眸子裏登時閃爍著激動興奮的光焰。

“大夫此言可是當真?”

他的聲音幾乎興奮激動的變了形,

這也難怪,壓抑緊張了數月有餘,今日終於要見著曙光了,又怎能不叫人興奮呢?

“據報,昨天夜裏孫孝哲的中軍發生了嘩變,在副將張通儒的血腥鎮壓下才平息了下去,今日叛軍的反常舉動正可印證這一點。相信此後,嘩變會接二連三,咱們隻須端坐看好戲便可。”

崔光遠道:

“叛軍畢竟還有十餘萬眾,若不奮力一擊,隻等他們自相殘殺,恐怕時日不會短了……”

看著城外魚貫返回甕城的新附之軍,秦晉轉頭衝著崔光遠笑道:

“不若大尹與秦某對賭如何?”

崔光遠竟覺得等著秦晉,他沒少和秦晉對賭,每一次都輸的極慘,到現在還欠著五十金。

“大夫有斷言便有斷言,何苦總是盯著下吏的荷包?”

秦晉哈哈大笑,見崔光遠一副小家氣模樣,便道:

“錢財身外物,大尹何須如此看重,等到天下平定之日,天子封賞下來,恐怕三輩子你也吃用不完呢!此時奉獻出來,給朝廷置辦軍糧甲兵,又有何可惜的?”

秦晉這話直說中要害,他已經恨不得把一切能搜刮的錢財用在了軍糧和甲兵上,尤其是後者,箭矢於步卒的重要性,就好像戰馬於騎兵一般,步卒如果沒了弩箭弓矢可用,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

這段日子以來,軍器監的人手輪流開工,隻做一件事,那就是生產箭矢。

崔光遠有些汗顏,便老實說道:

“慚愧,慚愧!下吏還是不能免俗,大夫用心良苦,天下若不能平定,連老天都不答應!”

秦晉忽而有跳轉開話題。

“還有好消息,李嗣業帶著人接連收複醴泉、高陵等地,已經切斷了京畿與朔方之間的通路。”

登時,崔光遠精神再度振奮,今天聽到的好消息一樁接這一樁,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預估和承受能力。

驟然間,大顆大顆的眼淚自崔光遠的眼眶中滾落。突如其來的情緒變化,令秦晉都是一驚,想不到他的反應竟如此之大。

“數月的艱辛困苦,終於,終於要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