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的心思忽而順暢又驟然氣憤,以至於秦晉和李亨的對答也聽的斷斷續續,不知過了多久,隻見秦晉忽而起身告退,他這才屏退了腦中各種雜念。
直到秦晉的背影消失在殿外,李泌竟有些悵然若失,也打算起身告退,今日此來覲見天子的目的算是碰了壁,現在留下來還有什麼用呢?
不過,他剛欠起身,李亨就說話了:
“先生……”
隻聽他沉吟了一下,又繼續說道:
“朕曾與禦史大夫有約,希望先生能專心政務……”
“臣明白,臣今日失言了!”
為了不使李亨過於難堪,李泌主動表示自己今後不會再讓天子為難,但他始終表示自己的所為,都是出於一片忠心,絕無一絲一毫的雜念。
然則,做如此解釋時,李泌還是不免有幾分臉色,反問一陣,自己真的沒有私心雜念嗎?這個自己問出來的問題,竟然很難得出答案。
李泌的這些內心變化或多或少的還是表露在臉上,這一切都被居於李亨身後的李輔國看在眼裏,其心中不免得意,若說影響天子,李泌畢竟是外臣,又怎麼能與他們這些內臣相比呢?
作為宦官,日夜起居都在天子身側,這一點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再扭過頭去看李亨,李輔國有些訝然,天子似乎並未對剛剛的變故有任何不愉快,臉上反而還掛著一些輕鬆的笑意,這讓他有些失望,如果沒有新生怨憤,豈非少了一些對李泌其人擅自插手兵事的不滿?
但這就是李亨,比起喜怒無常,動輒處罰臣下麵不改色的太上皇,當今天子生性仁厚……然則,這對於一個天子來說,很難成為其優點。
秦晉離開了太極宮,他頭一次對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今日隻小試一下,居然就收到全功之效。不過,其間過程,他也是忐忑不已,對天子作以顏色,一旦出現意外,那就是要挾天子,後果不堪設想。
隻是為了把李泌排除在內外兵事的決策層,秦晉不得已如此行險,否則一旦讓此人開了擅自幹涉的口子,以後將會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對於李泌其人,秦晉還是有些不得其解。通過長期的接觸了解,他並不認為李泌是個大奸大惡的人,可他為什麼總是和自己作對呢?假若他包藏了禍心也就罷了,偏偏自己所為有那一項不是為了唐朝?這廝為何總是將自己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呢?
不過,秦晉沒有過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揣測和對付李泌,更大的危機在孫孝哲那裏,耳聽得戰鼓隆隆,他就知道,今日的戰鬥又開始了。有了昨天的猛烈一戰,神武軍上下都有了充分的準備,必不讓叛軍有半分得逞的可能。
叛軍今日強攻的規模明顯弱於昨日,隻在金光門、安化門等處做重點攻擊。但這種烈度起伏變化也不是頭一次了,秦晉並不覺得奇怪,看著城下密密麻麻撲向城牆的叛軍,他清楚今日又將是血腥無比的一天。
舉目沿著城牆望去,但見處處都有燃燒過後的痕跡,夯土城牆外側遍布焦黑,炭黑色的雲車殘骸掛在牆角,鼻頭聳動,依舊可聞硝煙硫磺的味道。
大型的攻城器械絕大多數都在昨日一戰中被毀掉,因而今日叛軍的攻城隻能依仗於長長梯子,叛軍軍卒如蝗蟲螞蟻一般,慢吞吞的蜂擁到城牆下,將梯子搭在城牆上,然後攀著這種毫無保護的梯子緩緩攀緣而上。
失去了可具有保護功能的雲車,叛軍對城牆的攻擊就顯得疲軟無力,秦晉的心情也就輕鬆了許多,昨日那麼猛烈的進攻都堅持下來,今日這種程度的強攻,與之相比又和撓癢癢有什麼區別呢?
“叛軍這是到了強弩之末,還要趕著送命呢!”
秦琰身上包滿了麻布條,昨日一戰他身受刀箭瘡十餘處,但均是皮肉傷,因而隻包紮處理了傷口便又生龍活虎。
他這句話裏滿是洋洋自得,叛軍攻城的疲軟,任誰都看得出來,不過卻有人與之報有不同的看法。
“焉知這不是叛軍在迷惑你我?”
說話的是郭子儀,兩個人約定了在金光門會麵,看著叛軍兩日間攻城烈度的懸殊差距,向來多疑謹慎的郭子儀自然要比尋常人有更多的想法。
別看郭子儀平日裏不苟言笑,軍中將校在他麵前多是大氣也不敢出一下,獨獨秦琰不吃他這一套,嘿嘿笑道:
“郭將軍此言差異,叛軍斷糧日久,又經受昨日慘敗,勢成強弩之末也是順理成章,就算有什麼陰謀詭計,還能翻了天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