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秦晉的心中一凜,的確,自己低估了孫孝哲決死一戰的決心。不過,沒了雲車,僅僅靠梯子攀爬,守軍還是有極大優勢的。
“報!剛剛統計的火藥損失,大雨猝不及防,準備不及,半數以上都受潮了!”
壞消息接二連三,竟然忘了冰雨對火藥的影響。
隻是,這也不算什麼,隻要不是在行軍途中,火藥受潮以後可以重新炒製烘幹顆粒化,這也不過是多耗費三兩日的功夫而已。
“知道了!”
秦晉擺擺手,命那軍吏退下,他現在心緒煩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以減少防守的損失。
“其實,我軍傷亡慘重,作為進攻方的叛軍,傷亡則要倍於我軍,可惜,孫孝哲現在瘋了,不計代價……”
郭子儀推崇的是唐.軍傳統戰術,對於火器這種新鮮玩意所報的態度,則是無可無不可,因而即便火藥受潮,也不是優先考慮的麻煩。
真正的麻煩還是軍心。
“末將剛剛巡視了幾個營,軍心都有些壓抑,今日異常的降雨的確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頓了一下,郭子儀又道:
“末將已經命人殺豬蒸飯,派下酒水,管夠吃喝,希望能挽回抵消一些不安情緒。”
以酒肉為引子,管夠吃喝,至少會使人產生些許滿足與安逸,但這就足夠了,郭子儀的安排的確不錯。
僅僅小半夜的功夫,鵝毛雪片紛紛揚揚,越下越大,竟積雪及膝。秦晉繞過屏風,推開房門,冷冽的空氣卷著濕粘的大雪灌了進來,打在他的臉上,身上。
……
“廢物,蠢材!撤兵,撤兵,難道就不能把雲車也撤下來嗎?留在城牆上,等著唐.軍破壞嗎?”
孫孝哲破口大罵,張通儒低頭順耳的聽著。
實際上,大戰到了最後,真正撤回來的人已經十不足一,他更不願意為了弄回那幾架木頭車而再折損軍卒們們的性命,因而此時挨罵也隻能認了。
“木頭到處都是,沒了再打造就是,可軍卒的性命沒了,又從哪裏補充?”
最終,張通儒還是沒忍住反駁了一句。
孫孝哲本來還想罵他,但話到嘴邊竟放聲大笑,他沒有錯,張通儒也沒有錯,隻不過出發點不同而已。
所謂做困獸之鬥就是不計代價的拚命,以賭徒的方式,要麼贏的盆滿缽滿,要麼輸的幹幹淨淨。以目前形勢,隻有不計代價的攻取長安,哪怕二十萬人拚的就剩下了一萬人,隻要攻下長安,隻要把唐朝天子握於手中,就會扭轉乾坤,反敗為勝。
然而,張通儒還是婦人之仁,並不明白自己的苦心。誠然,重新打造攻城器械不過三兩日功夫,但也就是這三兩日功夫,不也給了唐.軍喘息的機會嗎?戰場形勢從來都是瞬息萬變,天知道這三兩日的功夫會不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好了,回去歇息吧,明日繼續攻城!”
忽然,探馬來報:
“長安以西二十裏,發現大批人馬!”
孫孝哲和張通儒聞言俱是一驚,同聲問道:
“人馬幾何?”
“至少在十萬上下!”
聞言,張通儒竟站立不穩,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口中喃喃著:
“完了,全完了!”
十萬上下的援兵,一旦和長安城內的守軍裏應外合,哪裏還能有他們的活路?
孫孝哲也與張通儒一般的震驚,但震驚過後,馬上又恢複如常,繼而麵露疑惑之色。
“關中、河西、隴右已經沒有唐.軍主力,朔方的人馬又在去歲被全殲,這十萬人難不成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
這個疑問讓張通儒又生出了希望,他從地上一躍而起。
“難道此中有詐?”
“再探再報!”
打發走了探馬,孫孝哲沉思一陣,才緩緩說道:
“未必有詐,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本就是兵法之要,秦晉豎子奸詐狡猾,不知在弄出什麼幺蛾子!”
僅憑隻鱗片抓不能確定形勢,隻能等待探馬帶回具體情況的信息才能有所決斷處置。
大約在天亮之前,各處探馬的具體消息終於送到了孫孝哲的中軍帳。
人馬的確有十餘萬眾,旗號是安西軍節度副使李嗣業,不過令孫孝哲疑惑的是,朝廷在安西的全部駐軍也僅有五萬人而已,安西節度使梁宰又是個鼠首兩端的人,就算派了李嗣業返回長安,也絕不可能派出全部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