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秦晉的憂心(2 / 2)

“這些人不宜發入城內,可在城外挨著城牆就地建營,安置他們,吃穿管夠就行。”

秦晉沉吟著說道,他對這些人並不放心,引入城內也許就是引狼入室,放在城外集中管理,又方便監視,隻要肉食衣物管夠,自然就會滿足這些來投之人的基本需求。

“多殺幾頭豬,燉上幾大鍋,也讓猶豫的叛賊看看,到了咱們這邊來,肉管夠!”

崔光遠接著話茬補充,秦晉大為讚同的點頭,讓郭子儀立即親自去督辦,一定要妥善處置這第一批來投之人,這關乎著還會不由有人投過來。

郭子儀還是有些疑慮。

“將營地建在城外,萬一叛軍報複偷襲,豈非弄巧成拙?”

秦晉想想也是,這麼做的確有些說不過去。

“那就把他們安頓在延平門的甕城之內,甕城占地不小,裝下萬八千人不是問題。”

崔光遠試探著建議,這正合秦晉之意。

“好,就如此定計!”

旋即,秦晉又道:

“一會我就進宮麵聖,建議征發城內十六歲到六十歲的男丁。”

崔郭二人都訝然道:

“大夫難道已經下定決心,大舉反攻?”

秦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並沒有多說。

時不我待,河東危機的突如其來,已經容不得他有更多的時間猶豫,以目前能夠掌握的資源來看,最可堪利用的,就是長安城內所剩三十萬人口的全部男丁。

對於城中可用男丁的統計,秦晉早就做過不止一次。神武軍大約有一萬人,團結兵以及民營拋開老弱婦孺合計也有五萬人,再征發餘者男丁,總共也能湊齊十萬之數。

雖然在總數上不及叛軍的人馬多,但隻要招降納叛進行順利,必然會對叛軍造成極大的震動,到時候孫孝哲也肯定要做出應對的舉動,在這一靜一動之間,說不定就會產生大有可為的機會。

身披著清冷的晨曦,秦晉乘馬走在長安城寬敞的大街上,順著大街直向西走去,就是皇城延禧門,這座宮門他已經走過了不知多少遍,然則都沒有今日這般心情忐忑。

第一次,秦晉有種預感,天子似乎未必能同意他這種近似於孤注一擲的辦法,李輔國通過旁人之口傳遞來的消息表明,李亨屬意於向回紇部借兵,此舉雖然會帶來些惡果,但草原鐵騎戰力非凡,的確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助力人馬。

然則,他是堅決反對向回紇借兵的,如此一開先例,唐朝以百年國勢兵威於四夷建立起來的威信則一朝盡喪,於長遠而言,其惡果遠甚於亂兵對百姓的劫掠。

“陛下,臣建議征發全城男丁,以備不時之需。”

“朕剛剛得報,秦卿的招降納叛之法,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今日一早就有數百叛賊趕來投降。”

為了給李亨大氣,秦晉信心滿滿的說道:

“以臣之見,後續數日,這個數目會成倍增長!”

李亨果然目露喜色。

“甚好!朕一開始還在懷疑,秦卿的這個法子會不會有些一廂情願,看來是多慮了!不過 ,朕很歡喜慮錯了,倘若叛軍悉數來降,朝廷豈非不戰而勝?”

最後這一句當然是玩笑話,李亨的麵色隨之又凝重起來。

“這些叛賊都曾吃過人,為天理人倫所不容,秦卿莫不是當真要悉數赦免他們所犯之罪吧?”

李亨的問題秦晉實難回答,難不成還真的按照唐律,將這些人全部處死?如此造成的惡劣影響恐怕更甚。

“此事過於重大,臣一人難以決斷,目下隻是權宜之計,待平定亂局之後,再交由政事堂議論決斷吧!”

在這個問題上,秦晉不願意輕易做出許諾,因而隻得和李亨周旋了一句。

顯然,李亨對秦晉的這個擱置爭議的態度有些不滿,他是希望秦晉能夠給出確定主意的,一直以來甚至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秦晉每每在看似山窮水盡之時都能化腐朽為神奇,李亨在不覺之間已經養成了一種依賴的習慣。

君臣二人之間的話題很快轉回了征發男丁的議題上。李亨隻問了一句。

“已經到了非征發不可的地步?”

秦晉正重點頭。

“的確已經到了非征發不可的地步。”

征發男丁的困難之處在於長安城中眾多的勳臣貴戚子弟,這些人養尊處優慣了,恐怕未必肯服氣秦晉這個後起的重臣。

秦晉早就想好了李亨的擔心之處。

“臣建議,以廣平王全權負責征發提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