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晉於黑暗中的目視下,烏護懷忠率所部騎兵直向東南突進。他之所以沒有朝著正南方的火光處長驅直入,那是因為叛軍在軍營寨牆的正麵方向挖開了數道壕溝,連寨牆都修了兩層。因此,從長安方向正麵推進,隻怕連最前麵的幾道壕溝都難以逾越。
烏護懷忠所部雖然是秦晉的親隨,輕易不會出戰,但也不等於將部眾完全束之高閣,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們對叛軍營寨各處做了上百次的偵查試探,可以說已經對城外方圓數十裏的地形已經了然於心。
叛軍所修建的營壘並沒有對長安形成合圍,周長七十裏的城牆,退開三五裏去,若想將營寨圍城一圈,則要有上百裏的規模。這等攻城,即便是孫孝哲擁有二十萬人馬,也不是三兩個月便能在寒冬中完成的。
因此,隻能由一個又一個的營壘,相望連結而成,又有限度的在各營壘之間以單層寨牆相連。不過,叛軍並非是將二十萬人馬均勻的分散在綿延上百裏的營壘之間。而是分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建立主營,然後以主營為根基,修出一個個首尾相望的小營壘。
這些小營壘,少則百人,多則千人,其主要作用還是監視警戒之用,大仗、硬仗還要各營中的主力來打。
烏護懷忠的進擊方位就是叛軍營壘連結的嘴薄弱處,沒有壕溝,低矮的一層寨牆,根本就難不住他們。
突破了營壘以後,上千騎兵立即舉火,把所經過的叛軍營壘一把火點著,這是為了吸引叛軍的注意力,他們則趁著混亂和夜色的掩護,急速轉移向別處。
同羅部的一千騎兵如法炮製,一連端掉了叛軍的五處營壘,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幾乎都是寨牆一倒,其間的百餘叛軍便兵敗如山倒了,毫無力戰的意思。
安化門外正南方的叛軍主營周邊遍布著這種小規模的營壘,接連拔除了幾處之後,便可以從側翼長驅直入,抵達其營中腹地。
烏護懷忠這麼做是冒了險的,在此期間萬一被叛軍依托各營壘合圍在其中,再想逃出去就難比登天。
不過,冒險也是值得的,很快同羅部的騎兵就得以近距離的目睹了叛軍前所未有過的大規模嘩變,其規模足以摧毀整個南部主營。
無差別的砍殺,瘋狂的縱火,一切隻為了突出營壘,離開這座人間地獄。
叛軍軍營對外部的防備十分嚴密,裏麵的叛軍想要出去也並非易事,在轅門關閉的情形下除非撞翻又高又厚的重重寨牆。主營的寨牆明顯不同於那些小規模的營壘,竟以高達近兩丈大腿粗細的木杆比鄰夾成,內外共有三層,就連同羅部的騎兵都隻能望而興歎。
“叛軍嘩變,報信!”
很快便有人點燃了隨軍攜帶的火箭,隨著五聲尖利的嘯叫,三道火光拖著長長的尾巴直衝夜空,遠隔十數裏之外都看的清清楚楚。
長安城,安化門上的所有人都看到了這一幕,片刻之後歡呼聲如雷震動。
按照事先的約定,五發火箭,就說明叛軍嘩變極為嚴重,難以平息。
京兆尹崔光遠激動的渾身顫抖,甚至表示願意親自領兵,出城殲敵。
倒是郭子儀再一次潑了盆冷水。
“叛軍主營分布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現在隻有南方的主營受到嘩變波及,焉知不是叛軍詭計?”
“出兵也無妨,派五千人出去,試探試探,若無埋伏,再派出萬人。”
郭子儀則建議道:
“大夫,末將建議,我軍出城以後應隻以監視為主。以末將料想,孫孝哲必然不會坐視嘩變蔓延,一定會想方設法平息營嘯,既然整個南部主營都陷入嘩變之中,數萬人的規模,可不是輕易間便能平定的。何不坐看他們自相殘殺?其間隻須相機而動,就可以盡可能的擴大戰果。”
秦晉擊掌讚道:“妙極!”
郭子儀見自己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當即又向秦晉請戰。
“末將願率人馬出城,指揮此戰!”
猶豫了片刻,秦晉欣然點頭,沒有人比郭子儀更合適了,此人沉著冷靜,有勇有謀,又戎馬半生,有著豐富的野戰經驗,自然無人可出其右。
安化門再次洞開,五千團結兵步卒魚貫而出,又在城門下結成軍陣,一步步向南突進。
“舉火!”
郭子儀一聲令下,五千人,五千隻火把登時點亮,黑夜中陡然出現了一大片移動的火光,向南,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