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滿城鬧風雨(2 / 2)

……

次日一早,隆隆的戰鼓聲將睡夢中的李泌驚醒。他立即喚來了老仆詢問情況,得知竟是叛軍在日出之後再一次大舉攻城。

聽到這個消息,李泌心中有些發慌,畢竟秦晉罹患虜瘡的消息已經被陳希烈這廝刻意的在京中散布了出去,恐怕不用到今日天黑,就會盡人皆知。但平心而論,李泌是希望將秦晉患病的消息隱瞞一陣,等到安排好各項善後措施再宣布也不遲。

隻是陳希烈畢竟身為政事堂內宰相之首,李泌不過才是個小小的門下省侍郎,於公事上沒有資格阻止陳希烈的所為。

現在要緊的問題是,秦晉將不治的消息是否對守城大軍造成了消極的影響,萬一軍心渙散,將士懈怠,被叛軍抓到了機會……

李泌不再多想,立即更衣,連早飯也顧不得吃,就帶著隨從直奔春明門而去。今日,叛軍將春明門作為主攻方向,抵達城下時,卻聽城外殺聲震天,戰鼓咚咚,李泌不禁有幾分腿軟。

剛要上城去查看情況,卻被幾名軍卒攔住。

“無令者不得上城!”

被人在上城的甬道處攔住,李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甚是高興。如此足以證明,守城軍卒臨危不亂,就連“無令者不得上城”的軍法都嚴格執行,更何況守城之戰了?

“我是門下侍郎李泌,奉聖命觀戰!”

誰知攔住他的軍卒卻毫不客氣的回絕道:

“此時城上正在奮戰,就算天子親來,無令也不得登城!若要登城,許得賊兵退了!”

“放肆!狗奴才,誰借你的膽子,敢如此說話?”

李泌身後的隨從早就氣憤不已,對那數名軍卒破口大罵。

“城上大戰時刻都有危險,請君約束家奴,不要添亂!”

其中一名頭目模樣的軍卒說話很客氣,但麵色已經很是不善。

這讓李泌很是尷尬,自己明明為了關心戰況而來,卻被軍卒指斥在此處添亂。而他的仆從表現也是在不爭氣,凡事須得講理,破口大罵,以勢壓人算什麼能耐?李泌隻能回頭,狠狠瞪了仆從幾眼。

“還不走?”

在城牆下的遭遇讓李泌很是鬱悶,也有些隱隱然的不祥預感。秦晉馬上就要死了,這些軍卒仍舊嚴格執行此前定下的規矩,恐怕軍隊未必輕易認同了胡人出身的仆固懷恩。

思來想去,症結所在還是要落在郭子儀身上。

李泌惦記著郭子儀的同時,還有一個也在惦記著郭子儀,那就是內官監李輔國。

在太極宮門口,李泌遇見了急急忙忙出宮的李輔國,沒等打招呼,李輔國就叫他與之一同出去。

李泌此來是要與李亨商議今日叛軍攻城的事,本不想參與李輔國那些陰謀勾當,但對方隻低聲說了幾句,他竟改了主意。

因為李輔國自稱找到了足夠的證據,可以證實在潼關告破之前,郭子儀豢養勇士,私藏甲兵,甚至有幾封從楊國忠府中搜出的私人信件。

許多證據都直指郭子儀此前有造反的心思,倘若聽之任之,後果不堪設想。

李泌頓覺事關重大,認為有必要立即上稟天子,請天子裁決。

李輔國嘿嘿笑了。

“我與陳相公也正有此意,還要有勞門下侍郎與我等一同上書。”

“自是責無旁貸!”

今日務必要做到一擊即中,絕不能再有差池!

李泌親自到了郭子儀曾在長安安頓過的居所,院子裏已經遍布大坑,被挖出的上百具鎧甲平鋪在地上,其間還有不少弓弩胡亂散放著。而經李輔國出示的楊國忠親筆手書信箋,經其確認以後,也的的確確為楊國忠手跡。

看過這些證據之後,他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太極宮,這些事已經不是他和陳希烈能做主的,必須由天子李亨決斷。

剛進了太極宮,便有小黃門一臉巴結的湊了上來。當然,這是衝著李輔國而來的。

“剛剛崔光遠來了,還帶著一個邋遢道人!”

“崔光遠?這廝進宮作甚?他見到聖人了嗎?”

小黃門巴結的答道:

“魏相公來的早,現在還沒出來。崔光遠現在應該還候著呢!”

李輔國恨恨然低聲道:

“崔光遠這廝,早晚讓他滾出長安!”

李泌輕輕碰了一下恣意發泄情緒的李輔國,暗示他盡快去見天子,以免夜長夢多。李輔國卻不以為意,轉而笑道:

“勿急,一早政事堂已經行文,令郭子儀進宮陳情。隻要這廝的人一出現,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