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魑魅與魍魎(2 / 2)

“郭子儀身為大唐臣子,天子但有所命,隻須明發詔書,便無不從命,門下侍郎又何須多此一舉呢?郭某營中軍務尚有許多未及處置,好意心領,這就告退!”

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痛快歎了聲好酒,郭子儀再次起身離席,告退而去,隻留下滿案的美味佳肴與呆呆發愣的李泌。

愣怔了好一陣,李泌才回過神來。

“多此一舉,多此一舉?”

李泌一連反問了兩聲,才大笑了起來,與此同時一種屈辱感憤然由胸口騰起。郭子儀今日短短幾句話就表明了立場,會堅定不移的站在天子那一邊,反而嘲諷李泌以利益相誘,酒宴籠絡,存著大大的私心。

尤其是郭子儀臨走前眼睛裏毫不掩飾所流露出的輕視,這使李泌深感受到了傷害。

啪的一聲,手中精致的瓷杯被李泌帥了出去,砸在梁柱上碰了個粉碎。

屋內侍立的仆從見狀趕忙上前去收拾滿地的碎瓷片,以最快的速度收攏之後,又以投胎般的速度離去,生怕走的慢了,李泌的怒火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直到屋子裏隻剩下李泌一人,怒氣發泄出來以後,他也漸漸恢複了平靜。雖然從郭子儀那裏被挫傷了自尊,但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獲,至少可以知道此人是心向天子李亨的。

隻要攏住了郭子儀,鉗製住了神武軍,李泌就有辦法進一步除掉崔光遠和魏方進。一旦這兩個家夥被攆出權力中樞,天子的威權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保障。自此以後,不論是哪個坐享了退敵之功,都是恩由上出,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像秦晉這種大功難賞的尷尬局麵。

一想到這些,李泌的情緒又好轉了不少,同時也暗暗感歎,說到底還要感謝壽安公主,否則秦晉又怎麼可能自蹈死地?看來古人常說紅顏禍水這一點是千真萬確半點不假。

李泌鼻子鬆動,肉香和酒香讓他頓覺腹中轆轆,便獨自喝酒吃肉,不亦樂乎。

忽然,仆從又輕手躡腳的回來了,輕聲道:

“家主,宮中的李內監求見。”

李輔國?聽到此人的名字,李泌不由得心生厭惡,比起秦晉來,他更討厭這個閹豎。但李輔國身為天子李亨的近侍,在宮中雖然是奴婢,但在外朝卻地位超然,就連李泌也不敢輕易得罪。

“讓他進來!慢著,引到書房去,我在那裏見他。”

酒肉齊備,這對物資管控,一體分配的政策而言,絕對是犯禁的,因而在李輔國麵前還是不要自找麻煩的好。

李輔國能夠親自折節上門,自然是有事相求,這一點和李泌猜想的一般無二。隻是他的目的還是讓李泌大吃了一驚。

“隻要李侍郎能與奴婢合作,入政事堂隻在遲早之間。”

提及政事堂,李泌頓感心中蕩漾,出將入相是所有為官者的終極理想,隻要一腳踏進政事堂就算達成了一半,又如何能不使人激動呢?然則,若是自己依靠與宦官合作才登堂拜相,百年後,史家筆下自己豈非成了閹宦的黨徒?他絕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不過 ,吃一塹長一智,當初李泌就是因為過於耿直,在程元振手裏吃了大虧,現在必須用一些策略,好言答應,再另做圖謀。

一念及此,李泌壓住了陣陣反胃惡心,迎上了李輔國充滿期待和熱情的目光。

“承蒙內監抬愛,李泌不勝榮幸,但苦於現在位卑言輕,未必能震懾不法。”

李輔國哈哈笑道:

“門下侍郎妄自菲薄了,於聲望地位,長安城中又有誰及得上你呢?”

這本就是兩利則和的事,李輔國實在找不出李泌有拒絕自己提議的理由,便又壓低了聲音,說道:

“實不相瞞,陳老相公也答應下來,隻要咱們三人合作,郭子儀縱然有三頭六臂也休想翻出生天去!”

一提及郭子儀的名字,李輔國臉上的笑意頓時盡去,取而代之的則盡是冰冷的恨意。李泌打了個寒顫,都說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郭子儀不知如何得罪了這閹豎,上一次險些被砍了腦袋,現在靠山沒了,立時又麵臨著滅頂之災。

至於陳希烈摻合其中,李泌一點也不奇怪,這家夥就是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一門三父子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但因為善於偽裝,盡管於天寶年間罷相,但還算得了善了,沒有被攆出長安,反而獲得恩準留在長安養老。

若非當今天子返回長安,陳希烈別想再有出頭之日,現在得著了機會,就算年逾古稀也憋著一口要折騰一陣。真是個老不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