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城去看看!”
秦晉不想再糾纏這個話題,與李輔國打官司的事,遲早得由李亨決斷,至於李萼和郭子儀在其中半點忙都不可能幫得上。
一行人沿著甬道登上城牆,郭子儀真正的驚訝了。
此時,濃煙已經散去大半,城外原本應是白皚皚一片雪原,現在卻遍布大小不一的深坑,其間充斥著叛軍屍體,早就凍的青黑冷硬。更有許多殘破損毀的攻城器械丟棄其間,可以想見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城外這片土地經曆了怎樣的浩劫。
城牆上的軍卒正在清理戰場,一具具叛軍屍體被抬入了城內。李萼詫異道:
“這些胡兵屍體推下城去豈不省事?搬到城內又是何原因?”
郭子儀苦笑道:
“這是做好了長期堅守的準備,倘若把屍體都推下城去,來年開春天氣回暖,屍體盡數腐爛,不生了瘟疫才怪!最好的法子隻能是搬到城裏統統燒掉!”
秦晉帶著郭子儀和李萼在長安西城的城牆上步行了至少有十裏路程,才從另一處城門沿著甬道返回城中。
回到軍營中,秦晉又和李萼與郭子儀說了一會話,正打算收拾收拾到宮中去向李亨回報今日的戰果,順便為郭子儀求情。忽然卻有信使抵達,是來自河東的信使。
這個信使不是別人,正是秦晉帶到軍中的家奴,秦琰。
秦晉與河東盧杞、裴敬二人所聯係的計劃十分重要,甚至牽扯著長安一戰的功與敗,而秦琰經過河東大戰的考驗,足以勝任這個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在長安的神武軍中篩選了一圈,相對於多為胡人的同羅部,隻有此人是最合適的。
而且秦晉一向篤信人盡其用的用人方針,隻有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才會有正麵效果,否則……
烏護懷忠人如其名,一旦認準了秦晉,其忠心程度遠甚於那些口口聲聲把君臣掛在嘴邊的漢臣。因而,同羅部的騎兵就像秦晉手中的一把鋒利的尖刀,不論哪裏有多大的困難,隻要將這把尖刀捅出去,必然會使對方血淋淋一片。
長安守城之戰的月餘時間裏,秦晉不曾派出過同羅部騎兵一次,為的就是等待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隻是這個機會現在看來還遙遙無期。
“盧將軍和裴將軍都說萬事已備,隻等約定的日期一到,就立即展開動作。具體如何,都寫在信中了……”
秦晉看著秦琰,短短小半年的時間,此人從秦狗兒變成了秦琰,彙報軍情時也從嬉皮笑臉逐漸開始適應不苟言笑。看來當初把他帶出來的決定沒有錯。
“好了,你們兄弟也累了,都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接下來還有更要緊的任務交給你們!”
聽秦晉如此說,秦琰立時原形畢露,咧嘴嘿嘿笑道:
“請主君放心,狗兒不會讓主君失望的!不過,主君答應的事……何時兌現呢?”
秦晉抬腳作勢欲踢他,秦琰靈巧的避了開去,扭身離去,隻在外麵留下一陣嬉笑之聲。
這主仆二人間的交流把李郭二人看的目瞪口呆,如此縱容家奴逾越禮製,也隻有秦晉才能做得出來吧。李萼本就是不拘一格之人,反而覺得秦晉真性情,對待家奴都如此親近異常,又何況他們這些一心投奔之人呢?
是以,再看向秦晉之時,目光中又多了一些神采。此前可是很難想象,一向不苟言笑的秦晉,竟也有另一麵。
秦晉打開秦琰送回的信箋,仔細閱讀了一遍,這才抬起頭來,對靜候的李郭二人道:
“我知道你們兩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除了堅守長安以外,究竟是否還另有策略!現在就告訴你們吧……”
“禦史大夫,禦史大夫可在否?天子有詔!”
宦官又尖又利的聲音很不合時宜的從外麵聲聲響起。天子有詔,當然不能耽擱,秦晉示意兩人留在裏麵,他先出去接詔。
“天子口詔,請禦史大夫即刻入宮!”
宦官的口氣很是慌亂,秦晉心中頓時一沉,不知宮中又發生了什麼變故,便上前詢問因由。
豈料那宦官卻欲言又止,最後隻吞吐道:
“禦史大夫去了便知……”
秦晉眉頭突突一陣亂跳,這些宦官往常見了自己,哪一次不是痛快回答,現在如此吞吐,究竟是何事,他卻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