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秦使君勸進(2 / 2)

秦晉連擺手道:

“不可!你們現在去了,若不答應立即獻城,一定會被張通儒刁難,何異於送羊入虎口?”

一直沉默不語的袁思藝忽然開口說話了。

“不然,此去雖然冒險,但卻是值得的!”

這倒令秦晉大為意外,想不到宮中的宦官有膽有識之人竟然不少。張輔臣、李輔國、高力士、包括邊令誠在內,不論他們的人品,至少都是有膽量也有能力的人。比起朝中畏首畏尾的大臣們,看起來竟有更勝一籌的架勢。

然則,秦晉依舊不打算讓崔光遠和袁思藝冒險。

“不行,大戰在即先失幹才,不劃算,此事容後再議。”

“使君有傳書到!”

這讓秦晉陡然緊張起來,傳書乃是神武軍內部傳信的加密信件,此時從城外來的,隻會有兩個途徑,一則從河東來,二則從天子身邊來。在此之前他早就在天子身邊安排了眼線,以監視天子的一舉一動。

秦晉有預感,這次的傳書恐怕多半與後者有關。

打發走崔光遠和袁思藝,秦晉拆擰開傳書之用的銅管,剝開蠟封以後,倒出一卷羊皮紙,展開一看,當即騰的從座榻上彈了起來。

“來人,備馬,去太極宮!”

離開太極宮還不到一個時辰,秦晉又縱馬匆匆返回。

就連把守宮門的宿衛將軍見他去而複返都嚇了一跳。現在是叛軍兵臨城下,秦晉黑著臉又返回來,一定不會有好事。

“秦使君何故去而複返?”

守門將軍循例一問,秦晉疾聲催促:

“速速開宮門,緊急軍情!”

緊急軍情這四個字像針紮一樣刺耳,守將趕忙令人打開宮門,放秦晉進入太極宮。

秦晉幾乎和通稟的小黃門同一時刻抵達李亨所在的便殿。

李亨見到急如星火返回來的秦晉,也預感到不妙,隻默不作聲的看著他,等著他說話。

豈料秦晉進入便殿之後,竟大禮參拜,同時高呼道:

“臣秦晉請太子殿下即大唐皇帝位!”

短短一句話,李亨聞聽如遭雷擊,整個人都僵住了,好半晌才回過神來。

想不到秦晉急吼吼的去而複返,竟隻為了勸進,此前李亨已經明確的拒絕了他,如何現在又舊事重提?一定發生了自己想象不到的大事,而且是連秦晉都難以解決的大事!

“秦使君快起來,說說,究竟有何事發生?”

秦晉暗歎,李亨果然聰明,自己還沒說他就明白有大事發生。

“大事不好!臣得到密報,天子已經大封諸皇子為節度使,分掌天下兵馬大權,一體平亂!”

此言一出,李亨登時呆若木雞,這背後意味著什麼他不是想不到。良久,他終是忍不住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禦案之上。

“糊塗,父皇糊塗啊!”

繼而,李亨又急急向秦晉道:

“倘若消息屬實,天下勢必四分五裂,各自為戰!別說平亂,就是自家人都要自相殘殺了!”

諸子獲得兵權,分赴各地為節度使,擺明了是破罐子破摔,無論哪一個勝出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李家留一條血脈,而不至於被安祿山連鍋端了。

從這種亂命上,李亨也看出了李隆基的絕望,倘若不是絕望又怎麼可能給諸子分封到全國各地,又授予兵權呢?他當初可是極盡所能的避免諸子掌握一星半點權力。

“秦使君可有良策化解危機?”

秦晉沒有立刻回答,隻是回望著李亨。李亨馬上明白過來,有些泄氣。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以子叛父,實非我所願!”

李亨的心境是複雜的,此時他在履曆上已經不幹淨了,此前的兵變便已經背上了以子叛父的罵名,可若是讓他再背第二次竟比第一次還難邁過這個坎。

見李亨猶豫不決,秦晉思忖一陣,問道:

“名聲與天下,孰重孰輕,請殿下思量。”

李亨仍舊不甘心。

“難道就隻有這個辦法了嗎?”

“不錯,確是沒有比如此更簡單,更好的辦法了!”

秦晉頓了頓,繼續說道:

“隻要殿下當機立斷,登基即皇帝位,天下各地軍民必然歸心,而天子冊封諸子的詔書,就成為了一紙空文!”

便殿上,君臣二人均呆立當場,久久不發一言,空氣仿佛都以隨之凝固。殿外,陣陣鍾聲悠悠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