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重返長安城(2 / 2)

秦晉聞言一愣,想不到這廝還惦記著那十幾個吐蕃人。不過,派出去的百人隊到現在還沒回來,早就超出了預計的時間,他有點擔心,莫不是遇到了什麼意外?

“已經派人劫殺,想必日落之前就會有消息!”

“使君智計過人,奴婢實在佩服!”

說著,他又瞥了一眼跟在太子左右的李泌,對秦晉低聲道:

“這廝好在殿下麵前專寵,使君可要小心,莫在……”

秦晉口中應著,心中卻好生奇怪,從前他也與李輔國打過交道,對自己的態度並不怎麼友好,於現在可大為不同。但對於李泌,他自然不可能在此人身上吃兩次同樣的虧,隻要不給其兵權,又能折騰出什麼花樣呢?

獨獨太子李亨的心思,秦晉覺得有點捉摸不透,但現在兩個人是一根繩子的螞蚱,有著共同的利益追求,合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一行人在天未亮時就已經抵達了長安,三日功夫的耽擱,叛軍依舊沒抵達長安,看來是王頎的部眾起了作用,隻不知他還能支撐多久。但秦晉並沒有急於進城,而是建議李亨在天亮時,於世人矚目下重返長安,讓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回來了!

李亨欣然同意了秦晉的建議,他當然能看出來,這麼做能夠極大的鼓舞軍心。

與此同時,秦晉也沒閑著,派人與城中的烏護懷忠取得了聯係,大約半個時辰以後,魏方進與崔光遠齊齊出城趕到了過來,求見李亨。

這兩個家夥之所以如此連夜出城請見,自然是為了向李亨表忠心。現在天子逃到蜀中去了,李亨雖然沒有監國之名,但卻是以太子之身留下來的。而秦晉費時費力的把李亨請回長安,就算傻子也能猜出來其中的門道,此時不表忠心更待何時呢?

看著跪在腳下的魏方進和崔光遠,這兩個人在朝中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從前對自己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李亨一時之間五味雜陳,親自俯身將宰相魏方進扶了起來。

“魏相公、崔少尹快起來,這裏是野外,不拘俗禮,再說李亨也受不得如此大禮……”

李亨一向謙恭慣了,自然而然的如此說著。

魏方進老眼一紅,竟有些哽咽。

“殿下回來就好,老臣,老臣慚愧……”

哽咽之後竟嚎啕大哭,弄的李亨趕緊勸慰。崔光遠是個直性子,便告訴李亨:

“魏相公的家人在亂民燒搶中失散,至今沒有音信,家財也被一搶而空……”

說話間,連連表露出可憐之意。

李亨也是一驚,想不到堂堂政事堂宰相的家都被搶了,看來長安形勢的敗壞,在此前遠超出自己預估啊。若非秦晉及時趕到,隻怕不能安賊殺到,就先被自己人燒殺搶光了。但他還是想不通,世居長安的可都是良家子,如何大難臨頭時,竟都成了窮凶極惡的強盜呢?

與魏、崔二人交換了一下城內外的情況,秦晉又將他們連夜打發了回去,並反複叮囑明日太子的進城儀式,一定要搞得全城轟動。

魏方進此時已經徹底放下了宰相的架子,對秦晉佩服的已經是五體投地。在他的設想中,秦晉此前西去,無論目標為天子抑或太子,勢必要大殺一場。

天子何許人也?做了四十餘年的太平天子,又豈是輕易與人的?可萬想不到,秦晉隻稍用計謀,弄了個借力打力,竟使天子承認了楊國忠被殺的事實,又親自下令處死了最心愛的貴妃。

無形的刀子殺人,竟比真刀真槍厲害了十倍!

崔光遠見魏方進一路沉思不語,臨進城時便好奇的問道:

“魏相公可是在擔心太子會記恨秦使君?”

畢竟太子和秦晉曾經有過齟齬反目,人們心中有這種擔心和疑慮也實屬正常。

魏方進卻嘿嘿笑著搖頭。

“秦使君既然迎回太子,想必早就深思熟慮,又何用你我杞人憂天?老夫隻在想,天子也許真的老了,竟然在一個二十多歲的娃娃麵前一敗塗地!”

秦晉今年才二十出頭,魏方進和崔光遠都年過五旬,稱其為娃娃也不算過分。

經魏方進提醒,崔光遠這才仔細的品評著剛剛得知的消息,楊國忠和楊貴妃的慘死的確令人震撼,天子竟然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以至於難以相信這是真的。

半晌之後,崔光遠才幽幽的說了一句:

“大唐的天要變了,你我可要睜大了眼睛,切不可錯過機會!”

轟隆一聲,城門鐵閘落下,魏崔二人並駕齊驅進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