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明皇戚戚然(2 / 2)

“朕自有處置!”

眼見僵持不下,李隆基丟下一句話就帶著高力士和房琯返回院中,院門則緊緊關閉。

成如璆不知李隆基究竟作何想法,他當然希望李隆基就此服軟,一切從速解決,越拖下去還不知要有什麼變數。但李輔國卻大為興奮,立時攛掇成如璆攻進院子裏,先殺光楊氏一族再所,隻要不傷了天子性命一切便皆有可為。

不過他猶豫再三,終究還是沒能下定決心,而此時禁軍們議論紛紛,情緒也愈發的不穩定……

……

“現在眾怒難犯,形勢十分危急,安危就在片刻之間,希望陛下趕快作出決斷!”’

李隆基在院中負手而立,遲遲不表態,高力士則涕泣不已,房琯急的不行,隻得硬著頭皮出言勸諫,說罷又跪了下來連連磕頭,額頭血肉模糊。李隆基也禁不住潸然淚下,這一刻他好像在瞬間老了十歲,在院外的強硬態度也不見了。

“貴妃久居深宮之中,從不與外人結交,她怎麼可能知道楊國忠謀反呢?”

這時,高力士也停止了涕泣,接著房琯的話勸道:

“楊貴妃確實是沒有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還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們怎麼能夠安心呢!希望陛下好好地考慮一下,將士安寧陛下才會安全。”

一語道破了禁軍們的擔憂之所在,剛剛李隆基甚至指天指地的表示一定會既往不咎,他們都沒有任何反應和讓步的餘地,歸根結底原因就在此處。李隆基此前被私情遮蔽了眼睛,此時經房琯的點破頓時如夢方醒。

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之後,李隆基的身子不由自主的踉蹌了幾步,終是在高力士的攙扶下穩住了身子,良久,終於長歎一聲,淚如雨下。

……

太子李亨在屋子裏焦急不已,心中惦記著外麵的情況,又苦於避嫌不能親自出去,隻能來回不停的踱著步。

“李輔國去了這麼長時間,因何還不回來?不是告訴過他,隻要說服了成如璆,就帶此人來見殿下我……”

李泌對李輔國向來看不慣,隻要有機會就必然會訓斥一通,在李亨麵前也毫不留情麵。但現在如此隻會使李亨的情緒更加惡劣。不過,李亨畢竟是做過十幾年太子的人,城府自然是有的,隻是今次情形實在是孤注一擲,瞬間便可成可敗,機會和凶險同時存在,縱使城府甚深也難以如常多待。

“殿下不必多慮,李輔國其人多有智計,現在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秦晉出言寬慰李亨,他當然知道李輔國是個什麼貨色。曆史上,這廝趁著李亨病重之際,發動兵變,誅殺了張皇後一幹黨羽,甚至一並使得李亨在病榻上被驚嚇而死。這種人膽識魄力俱是一等一的,怎麼可能是個蠢貨呢?如無意外,秦晉料定此人必然是為了爭功,而自行鼓動成如璆去為難李隆基了。

其實就本心而言,秦晉也不願與李隆基有正麵衝突,既然有人肯於待勞,又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最關鍵的須當立即傳訊西麵十裏外埋伏的神武軍趕來接應,一旦李隆基讓步殺了楊貴妃就必須由神武軍掌控局麵,否則隻會便宜了李輔國成如璆這等投機野心家。

僅僅一個眼神示意,便有人出了屋子,片刻之後外麵就傳來幾聲尖利的嘯叫直衝上空而去,繼而又劈啪爆響,頗令人驚訝。

李亨大奇,問道:

“使君外麵的響聲是有何用處?”

秦晉淡然一笑,隻說了兩個字:

“傳訊!”

屋中非神武軍眾人聞之盡皆訝然。

這時,忽有隨從進入房中。

“使君,吐蕃人趁亂偷了戰馬,打算逃走。”

秦晉冷笑,他與吐蕃人合作隻是權宜之計,甚至壓根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留著都是禍患,不如趁此機會一舉除掉,反正兵荒馬亂的,就算吐蕃派人來追究也可以一並歸罪於安祿山。

“放心,他們跑不掉,吐蕃人此去向西正會與神武軍撞個正著,便是自討死路!”

李泌聞言擊掌稱快。

“秦使君殺伐決斷真是好生痛快!”

一直跟隨在秦晉身邊的親隨記恨他曾打算劫殺秦晉,則不滿的譏諷道:

“先生殺伐也是決斷……”

李泌麵露尷尬,又無法為自己辯白,隻好尷尬的咳嗽一聲。

李亨見場麵陷入尷尬之中,便充當和事老的挑開了話題。

“此番若功成,下一步該如何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