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燕軍將潰敗(2 / 2)

“都閃開!生死大事,你們哪一個敢替老子承擔?”

一句話把所有人都喊的沒了聲音,連抓著蔡希德衣甲的手都在不覺間鬆開了。直到蔡希德走出去了很遠,這些隨從們才反映了過來,緊緊的又跟了上去。

隻是沒等蔡希德走到轅門,便有大批的潰兵從轅門外湧了進來。

營外的燕軍居然敗了,大批的潰兵哭爹喊娘的衝了進來,蔡希德猝不及防之下險些被人流衝倒,好在他的隨從們一個個抽出了腰間的橫刀,殺了幾個不長眼的立威,又一麵高呼:

“蔡將軍在此,所有人安靜!”

蔡希德三個字就有穩定軍心的作用,潰兵們聽說蔡希德在此,竟真的安靜了下來。

“唐.軍,唐.軍殺進來了……”

蔡希德大驚,什麼樣的唐軍敢於衝擊燕軍軍營呢?從範陽起兵到現在,他還從來沒見過。當然,前日夜裏的襲營除外,那是唐.軍以霹靂炮作為手段發動的偷襲。而近日,唐.軍是堂而皇之的衝擊營寨啊!

“扶我到轅門去!”

由於走動的過多,蔡希德已經覺得自己快撐持不住了,所以趕緊低聲呼喚隨從扶自己到轅門口,以觀察敵情。

強撐著緩步來到轅門口,蔡希德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是同羅部!”

話音未落,箭雨攢射而至,蔡希德的雙瞳急劇收縮。同羅部騎兵乃是安祿山麾下不亞於曳落河的精銳,如何竟投靠了唐.軍?

這個發現讓蔡希德震驚到了極點,拋開同羅部騎兵的戰鬥力不談,這些來自草原的鐵勒人一直對唐朝不友善,也隻是安祿山以武力強行收服,才勉強順從了唐朝。不用說,這也一定是秦晉那豎子的傑作。

由此,蔡希德甚至反問自己,自己將秦晉那豎子選作對手,是不是做錯了。

然則戰場之上哪容得他後悔反思,同羅部的騎兵緊隨著三輪箭雨已經衝至營寨之前。

隻見他們將十幾道綁著鐵鉤的繩索在天上打了幾個旋就一舉拋了過來,鐵鉤勾住了寨牆,戰馬繼而轉向往外奔馳,寨牆受力之下發出了哢哢的聲音,緊接著就轟然倒地,蔡希德的中軍已然暴露在同羅部的鐵騎麵前。

蔡希德終於反映了過來,大聲疾呼:

“阻擊,阻擊!不能讓他們衝擊來!”

其實,如果不是潰兵衝亂了軍營的防禦,同羅部騎兵也不可能如此輕易的就得手,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蔡希德除了把苦水咽到肚子裏,就隻能直麵現實。

指揮著人馬阻擊同羅部騎兵隻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在轅門裏的第二道軍門阻擊同羅部騎兵的衝擊。

燕軍軍營秉持了唐.軍的習慣,營寨中又以柵欄分割成若幹獨立的營寨,其功能不僅可有效的遏製營嘯產生的危害,還可以防止軍營寨牆被敵軍攻破後,麵對無險可守的尷尬境地。

豈料就在蔡希德做好反擊準備的時候,同羅部騎兵居然淺嚐輒止,僅僅在轅門內殺了個對穿就轉向出去,西麵急馳而去。

這對蔡希德而言就好像重重一拳打了出去,卻擊在空氣中一樣,雖然用錯了力氣,但他罕有的沒發作,隻是在暗暗慶幸著剛剛躲過了一場與同羅部決戰的慘事。

早在安祿山還沒起兵反唐之時,同羅部就是他們打擊契丹人的絕佳利器。安祿山不舍得曳落河損失過甚,於是絕大多數的硬仗惡仗都要用同羅部頂在前邊。偏偏同羅部在和契丹人作戰的時候,幾無敗績。

以當時的情況,就連安祿山都在契丹人手裏吃過大虧,幾次甚至險些連命都搭了進去,可以想見同羅部騎兵之戰力是如何的驚人了。

秦晉收到了裴敬的報訊,登上城牆觀望戰場,當即下令:

“命城外人馬佯裝敗退,然後以石砲投射霹靂炮!”

命城外的人馬佯裝撤退是為了防止霹靂炮誤傷自己人。仗打到現在,已經沒有必要保存火器,可以一次性大量的投射霹靂炮上萬聚集在燕軍轅門寨牆外的燕兵正好就是現成的靶子。

秦晉相信,烏護懷忠和王頎的突襲,一定使燕軍內部陣腳大亂,此時趁勢發動高烈度的反擊,燕軍在猝不及防之下,敗退崩潰的可能性將極大。

認準時機之後,秦晉不再有片刻猶豫,當機立斷拿出了所有的看家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