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再有大變故(2 / 2)

薛景仙的預感沒錯,於縣廷正堂落座以後,崔亮果然“坦誠”的交代下來。

“盧杞對崔某有些誤會,但崔某可以對天起誓,與秦使君遇刺一事,絕無牽連!”

崔亮言之鑿鑿,落在薛景仙的眼裏,隻能是欲蓋彌彰,不過他卻不打算戳破。

“使君但有吩咐,下吏莫敢不從!”

盡管薛景仙心中有一百八十個不樂意,但他十分清楚自身的處境和立場,如今的局麵也隻能硬著頭皮往上衝。

崔亮欣然一笑,大有深意的說道:

“你深受兩任郡守信任,前途不可限量,查出真凶,給各方一個滿意的交代!”

薛景仙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汗珠,拱手道:

“下吏明白,一定不會讓使君失望的!”

崔亮滿意的點點頭,但口中卻糾正道:

“不是讓崔某滿意,而是查出真凶,明白了嗎?”

“下吏明白,明白……”

這等既想做表子又想立牌坊的事薛景仙見的多了,但這乃是官場慣例,為下吏者豈能不知趣的與上官對抗呢?再說,他與崔亮又同屬一個陣營,今日自己幫他遮掩了過去,也就等於讓崔亮欠了自己一個人情。要知道錢債好還,這人情債一旦欠了,可就沒那麼容易還了。

以前崔亮隻覺得薛景仙其人過於油滑,不想今日如此敢於擔當,竟一口答應了下來,如此正好,也省了他多費唇舌。

離開馮翊縣廷以後,崔亮覺得一塊巨石終於落地,但緊接著另一塊巨石又壓了過來。秦晉派人圍了府庫,這件事可容不得讓步。

回到郡守府以後,崔亮立即派人帶著他的手令去尋王校尉,令其帶兵把圍了府庫的神武軍也圍起來,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在自己離任之前,不會再有一粒糧食,一文錢被拿出府庫!

一切都交代完畢,崔亮才算徹底放鬆下來,他倒要看看秦晉還能有什麼後招?在冷靜下來下來以後,他也曾揣測過,這樁謀刺大案沒準就是秦晉自己做的好戲,絕不能在這豎子麵前落了士氣。

隻要秦晉不敢公然謀反,他就有辦法用糧食治的秦晉乖乖服軟入彀。

盧杞走後並沒有返回城外軍營,而是直奔驛館,秦晉已經等了他多時,在得知盧杞的處置果然如自己預期一般謹慎,便滿意的點了點頭。

但直到室內隻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秦晉才開口問道:“你負責監視崔亮的一舉一動,他有沒有可疑之處!”

盧杞沉默了一陣才搖了搖頭,“沒有!除了見過薛景仙以外,沒再與任何可疑人士接觸。”

“如此說,崔亮是幕後主謀的可能性並不高?”

秦晉抬了抬眼皮,但注意力仍舊集中在案頭攤開的公文上。

“正是,崔亮的嫌疑並不高!”

“既然證據不確實,就不要用這樁公案冤枉他了,而且謀刺畢竟未成,就算采納了取巧得來的證據,官司打到朝廷上,也未必能動的了此人!”

盧杞有些不甘心。

“難道使君就這麼輕易放過崔亮那賊子了?”

秦晉冷笑著反問:

“放了他?怎麼可能!”

既然已經決定不在這樁公案上大做文章,盧杞的注意力又轉移到秦晉的安全上,他建議秦晉立即離開驛館,返回城外軍營,隻有在那裏才會得到萬全的保護。但這個提議被秦晉一口回絕了。

盧杞剛剛奉命離開驛館,杜乾運就急吼吼的回來了,直到看見秦晉全須全尾毫發無損才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氣。

秦晉不理會他的惺惺作態,沉聲問道:“可打聽到蛛絲馬跡了?”

杜乾運搖頭,“崔亮行事甚為謹慎,在馮翊為官六載,從無公事令人指摘,而且官聲民望都頗為出眾,如果咱們公然與之為難,恐怕……”

後麵的話杜乾運欲言又止,但秦晉已經明白了他話中所指。無非是當地的百姓會不幹!

也就在此時,一名親隨麵色憤然的進來,在秦晉身側耳語了幾句。

秦晉勃然色變,怒道:“百姓聚眾?”

那隨從沮喪答道:“正是,說,說是要聲討使君!”

秦晉一連說了三個其心可誅,轉而又目光犀利的看向杜乾運。

“你再走一趟蒲津!”

杜乾運哆嗦了一下,下意識的問道:

“難道使君……”

秦晉大手一揮。

“崔亮必死,這等沽名釣譽之輩,就先讓他嚐嚐失去聲譽是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