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結交觀軍使(1 / 2)

僅僅三日功夫,神武軍借款合計錢十萬緡,粟米兩萬石。這個數目雖然不多,但足以支應三千神武軍數月,乃至半年之久。

神武軍上下人等何曾見過這種錢糧堆積如山的場麵,如裴敬、楊行本等人都圍著“小山”連連轉圈子,又嘖嘖之聲不斷。

其實秦晉在醞釀之初,是打算募集錢糧,但後來一轉念,這麼做無異於從各家手中要錢,其間又不知要因此而生出多少波折。於是借款的主意就正式浮出水麵。官員以官印為擔保向民間借款,這可是亙古未有之事,此舉一出自然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但秦晉自來到長安以後做出的驚人之舉不在少數,朝野官員們雖然覺得他斯文掃地,但也不覺得奇怪了。

隻是如此一來,秦晉的名聲又多了一重異類的標簽。然而秦晉並不在乎,異類就異類,還不是被楊國忠那廝逼的,隻要能籌到錢糧,喂飽神武軍的肚子便是值得的。

“使君,當此時應該擴大範圍,何不將一整年的錢糧問題都解決了。”

“楊二,使君可是拿官印做保,難道還嫌債主不夠多嗎?”

盧杞一向愛擠兌楊行本,這次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

對此秦晉隻淡然一笑,如果按照他的本意,自然是借款多多益善,但還要考慮樹大招風的問題,如果借款的規模過大,沒準就會引起天子的猜忌。所以,大張旗鼓的熱鬧了三天之後隻能見好就收。

“十萬緡錢到市上全部換成糧食,越快越好。”

秦晉將看向了裴敬交代著。

“離開拔隻剩下兩日,隻怕時間不夠。”

裴敬有些遲疑,他不明白秦晉為何要將所有的錢都換成糧食,帶著糧食到馮翊去,民夫在路上人吃馬嚼,消耗不菲,不如帶著錢過去。

“如果時間不夠,你就交代得力之人留下來。”秦晉略一停頓,又補充道:“不,你留下來,親自安排此事。”

“帶著錢到馮翊去豈不更好?”

裴敬試探著問了一句。

“非也,關中糧價數日一變,如果再拖下去,兩三月後,十萬緡錢能否買到當下的五分之一都是未知之數。”

隨著麥子的減產,兩淮的糧食短時間內又運不進來,冬春青黃不接的情況不但未能緩解,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所以,就算將十萬緡錢全部換成糧食,運到馮翊去,人吃馬嚼的靡費消耗,也要遠遠少於這其中的差價損失。

裴敬不再勸說秦晉,而是躬身應諾,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那麼將錢都換成糧食也許就是最好的選擇。

秦晉熟讀史書,深知戰亂年代最珍貴的就是糧食,黃金再好也不能當飯吃,而且戰亂一旦持續下去,糧價飛速飆漲,區區十萬緡錢砸進去又能換回多少糧食?

……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難道你就不能體諒體諒朕,讓朕省省心嗎?”

大唐天子李隆基激動的須發顫抖,抬手指點著一名紫袍大臣,態度極端惡劣。李隆基被楊國忠氣壞了,他隻想秦晉安穩盡快的離開長安,然後才好放心大膽無所顧忌的清除那些曾經附逆的臣僚。

而楊國忠出於私怨竟又主動去招惹秦晉,萬一再惹出什麼意外事端,節外生枝,豈非將他的一幹計劃都打亂了?現在的秦晉在李隆基眼裏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忠直勇武的年輕人,經曆了噩夢一般的兵變之後,他竟然悲哀的發現,自己對這個一手擢拔起來的臣子,深為忌憚。

這種隱秘的苦衷哪裏能與臣下訴說,他隻能獨自默默的隱忍。而秦晉的自請出外則正中了他的下懷,這等千載難逢的機會又豈能放過?因此,在做足了姿態以後,就欣然同意了。

“聖人,秦晉那豎子狼子野心,臣這麼做也是為了,為了剪除他的羽翼……”

“剪除羽翼?是以公謀私,泄私憤吧……”

李隆基一改往日的氣定神閑,將楊國忠罵了個狗血臨頭。見到天子這種態度,楊國忠哪裏還敢再辯解,隻能低著頭承受著天子的怒火。

“從現在起,不管你此前有何等謀劃,一律不得再針對秦晉,否則……”李隆基陡然提高了音調,警告楊國忠:“否則,政事堂也容不下你了。”

重返政事堂,再次成為宰相之首,是楊國忠的既定目標,現在看到天子大有歇斯底裏的態勢,心知觸動了天子的逆鱗,心中已經顧不得暗罵秦晉,隻頻頻的叩首稱罪,請求原諒。

而李隆基當然不是真的要廢掉楊國忠, 將其趕出政事堂,如此疾言厲色隻不過是警告他絕不能於神武軍離開長安之前再招惹秦晉。

楊國忠並不傻,立時就明白了天子的心思,隻得暗暗歎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