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的人馬雖然未戰先潰,但此刻的神武軍仍舊處境不妙。
陳玄禮的人馬迅速與潰亂的右領軍衛脫離,轉而包抄神武軍的側後翼。而原本被當做支援後備軍力的高仙芝左武衛,此時竟在瞬間轉換身份,成了身負戰局重擔的絕對主力。
李隆基又回到胡床上,緩緩坐了下來,伸手捋著頜下的灰白胡須,時而閉目,忽而又望著遠處,若有所思。
“中書令何在?”
突然,李隆基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
中書令乃宰相正職,此前由楊國忠充任,現在則已經換成了韋見素。
“臣在!”
身為朝廷重臣,韋見素在任何重大事務中都不離天子片刻須臾。
“吩咐羽林衛的人,到下麵去尋著楊國忠,送到朕這裏來!”
聽到天子僅僅是在擔憂楊國忠的處境,韋見素一顆原本懸著的心又落了回去。
李隆基唉聲長出了一口氣,一想到貴妃那惹人憐愛的模樣,邊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楊國忠在亂軍裏傷了分毫,否則依著貴妃的脾氣,又要鬧騰上數日不得清閑了。
……
“報!左武衛兵分兩路,分別往我軍後側與右翼突進!”
探子喘著重重的粗氣,眼看著戰場上的硝煙就要散盡,到時一切盡在光天化日之下,便是任何巧計和手段都難以奏效了,就算白起項羽之輩複生,恐怕也難再有作為。
裴敬緊張而又期待的望著秦晉。
“傳令,前軍立即向東南方轉移,若有敵兵追擊不要糾纏,迅速將其甩掉,然後在戰場邊緣遊弋待命,若再有追擊,便再次將其甩掉……”
裴敬作為前軍主將領命而去,現在的神武軍將士,別的本事沒有,戰場上飛奔“逃命”的本事,當在各衛禁軍中無出其右。
前軍一千人馬轟然而動,秦晉又緊接著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後軍主將盧杞何在?”
“末將在此!”
“很好,率你部一千人,北向西南迂回運動……”
盧杞率領著後軍的一千人也離開了戰場的聚焦處。一陣南風突起,彌漫在戰場上濃煙很快就消散一空。
秦晉的帥旗亦在陽光下迎風獵獵,顯得無比醒目刺眼。
中軍則由秦晉親領,他之所以仍舊留在原地還紋絲不動,為的就是給前軍和後軍爭取足夠多的時間,以便他們離開戰場的核心圈子,避開高仙芝隨時可能發動的突襲。
很快,秦晉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高仙芝果然按照他的設想,沒有理會裴敬和盧杞的前後兩軍。除了派出數百人用作監視以外,全部注意力顯然都集中在了立於中軍的帥旗上。
按照之前製定的規則,奪得對方主將帥旗,也算勝利的條件之一。所以,高仙芝根本不用擔心秦晉在玩調虎離山的把戲。
“報!左威衛前鋒距離我軍已經不足一裏!”
秦晉重重的勒了勒勒腰間的牛皮束帶,好戲終於上演了。
“全軍聽令……”
……
“聖人,聖人快看,秦晉將神武軍分作了三路,一路向北,一路向南,中軍……中軍……”
高力士一邊向李隆基解說著山下戰局的進展,一邊又糊塗了起來。
“奇,奇怪了,秦晉的中軍如何還停在原地不動?再這麼下去,難保要被高仙芝和陳玄禮合圍了!”
李隆基卻自認為看透了秦晉的心思,秦晉的帥旗之所以遲遲未動,是以自身為誘餌,給分向南北的兩軍爭取時間。
不過,秦晉的應對辦法卻並不高明,不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拚光打爛,初衷是好的,但也終究是從一開始就認定了此戰必敗的結局,他期待中的逆襲之戰並沒有發生。
一時之間,李隆基頓覺有些意興索然,便打了個哈氣,開始閉目養神。
在他心裏,此後的戰局已經有了定數,秦晉不論如何掙紮,都將隻能是做困獸猶鬥,再難翻身,更何況還十分有可能被高仙芝集中優勢兵力分別圍殲。
秦晉交上來的這份答卷,不是李隆基想要的。如果非要為這份答卷評一個高低上下,他便隻能送給秦晉一個大大的“差”。
山下呼喊殺聲陣陣,火藥燃燒後的硝硫味道也漸漸隨著大風飄了過來,鼻腔間充斥著這種味道的李隆基忍不住打了個噴嚏,而後竟又整個人倚靠在胡床上,不消片刻就打起了瞌睡!
他實在太困了,對於習慣晚睡晚起的老人,天明即起實在是個痛苦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