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子思良臣(2 / 2)

楊國忠聽的熱血沸騰,但又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然則又以何種思想束縛人心?”

杜乾運似乎早就胸有成竹一般,一字一頓道:

“忠君!報國!”

聽罷,楊國忠擊掌叫絕。

想不到,這看似草包一個的杜乾運胸中竟也有些韜略,現在看來,將此人重新召入麾下,也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

大明宮內,高力士拖著孱弱的身子,坐在大唐天子李隆基之側。

“朕看著你臉色如何還是蒼白如紙?如果身子還未痊愈,就先將養著,差事自有旁人去做。”

天子的關懷讓高力士頓時眼熱鼻塞,哽咽道:“奴婢,奴婢的身子沒甚大礙,如果一日沒差事,卻覺得渾身不自在了!”

侍女在為李隆基捏著肩膀,他哼哼著點頭,“如果撐持不住,就不要硬挺,朕身邊的舊人已經屈指可數了,你可不能走到朕的前麵去啊,知道嗎?”

高力士再也忍不住,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劈裏啪啦往下掉落。也不知是怎麼了,這些日子病體遷延不愈,人也容易感傷起來。

“奴婢好著呢,請聖人寬心!”

“如此就好,說說這幾日來的進展吧!秦晉都在神武軍搗鼓些甚了?”

李隆基語氣依舊很是平緩,然則已經轉到了神武軍中郎將秦晉的身上。

高力士道:“聽說秦晉前些日子走了門下侍中魏方進的門子,將一個叫鄭顯禮的鎮將安排進了軍器監,現在是軍器監丞。”

李隆基眉頭微皺,奇道:“軍器監丞?他有何企圖?”

“奴婢不敢妄言,先調查了那個鄭顯禮的底細,此人乃滎陽鄭氏旁支,天寶初年獲罪流配安西戍邊,在封大夫,不,封常清麾下做過馬夫,後來因功升為鎮將,直到洛陽陷落以後不知所蹤。因此,以奴婢私下揣測,秦晉應該是在新安時,救了逃亡的鄭顯禮,兩個人這才有了交集。”

“滎陽鄭氏之後,雖然曾獲罪,但若真有才幹能力,朕不吝嗇區區一個軍器監丞!”李隆基的話很是冠冕堂皇,但高力士又何嚐聽不出其中的言不由衷?

“以奴婢之見,其人其事,尚待觀察,多一些時日再有定論也不遲!”

李隆基點頭稱是,卻不再發表看法。

“不過,此人在軍器監中,似乎有意一展拳腳。”

李隆基本來已經對鄭顯禮興趣寥寥,在知道此人是落了難的名門望族之後,便已經減少了對他的疑慮之心。但高力士卻說鄭顯禮居然有興趣在軍器監丞的位置上一展拳腳,便又提起了他的好奇之心,便想知道知道他是如何在軍器監大展拳腳的。

“說說!”

“此人到任後最先整頓的是弩坊署,先清理出了弩坊署中的工匠空額,又對在籍的工匠予以優待,然後以弩坊署這些僅存的工匠集中精力打造一種叫‘神臂弓’的新式蹶張弩!”

聽了高力士的這番話,李隆基立即就意識到兩點問題。

“弩坊署的工匠空額有多少?”

高力士如實答道:“八百七十一人!”

李隆基一拳重重砸在了軟榻上,“這幫蠹蟲,朕早晚殺了他們!”隨即又沉聲問道:“八百多空額,背後不知有多少利益糾葛,鄭顯禮豈能沒被纏住?”

高力士又道:“事情奇就奇在此處。鄭顯禮清理了空額,隻是在另做籍冊,以虛有何實有區別,並未真正將之清除出軍器監弩坊署。”

李隆基竟點了點頭,不置可否,繼續追問。

“’神臂弓’是何物?”

“據說此弓比尋常的蹶張弩小了一倍,重量也輕了不少,但威力卻仍舊與舊式蹶張弩相當。”

“果有如此神奇之物?”

高力士點頭稱是,“以奴婢所知,這種神臂弓是仿製於羌人的一種奇怪重弩,以多層桑木和牛筋膠合而成……”

李隆基並非不通兵事之人,如果這種重弩大批量裝備了唐軍,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將大幅度的提升唐軍戰鬥力。

而且,鄭顯禮在處置人事糾紛上的手段也讓他十分滿意,知道避重就輕,有緩急之分,擱置了工匠空額的事,而集中精力搞“神臂弓”這種有大局觀的人,在李隆基的視野中已經多年未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