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瑣事亂人心(2 / 2)

陳千裏在神武軍中陳玄禮的重視,因此調動並非易事。李萼則不同,僅僅是個投閑置散的參軍,若要調過來不過是寫公文往來的功夫。

“李兄長於何種事務,不妨說上一二!”

李萼略一思忖,便頗為自信的說道:“若說軍中事務,隻要不是上陣廝殺,則統統可以勝任!”

其實,以秦晉對李萼的了解,此人最擅長的當屬縱橫策士一類,若生在戰國之世就一定是蘇秦張儀這等縱橫家。讓他在神武軍中,隻和三千人打交道,其實是大材小用了。

然則世事就是如此,身負才具之人往往得不到重用,像李林甫楊國忠這等一個是隻知權謀的小人,一個是滿腹草包的蠢蛋,卻能憑借巴結的本事和裙帶關係而忝居相位。

這能說是世道不公嗎?顯然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此時的宰相全憑天子一言而決,天子喜歡這種人,又能有什麼辦法?

這等寵信奸佞的天子若是生在明清時期,因為兩朝有著相對完備的製約製度,就算有奸佞之人把持朝綱,也不至於使得地方軍隊造反以釀成生死存亡的大禍。

“明日就是上元節,李兄可有安排?”

李萼苦笑一聲,“下走家在貝州,長安無親無故,上元節也隻有孤身一人!”

言語間透著些許寂寥之意,繼而他又灑然笑道:“國難當頭,哪有心思顧及小家享樂,但能換得天下太平,盛世重現,就是六十年上元節,不與家人團聚又如何!”

秦晉不禁為之擊掌叫絕。

“就為李兄這句話,當浮一大白!”

李萼道:“可惜神武軍中軍法森嚴,飲酒是要受罰的!”

秦晉心道,這李萼果然是有心之人,神武軍中的確曾因為禁酒令屢屢被破,懲處了幾個世家子弟。有屢教不改的,他則幹脆將其攆出了神武軍,再不給其改過的機會。

這件事秦晉當初處置的很是低調,知道內情的人並不多。那些被趕出神武軍的世家子弟因為生怕丟人,也不敢在外麵大肆宣揚。而李萼能得知此事,一則可以看出他對神武軍的關注,二則也可以表明此人交友並不像自稱的無親無故。

然而,上元節的喜慶氣氛終究還是被一則不合時宜的消息所改變。

安祿山建國稱帝了!

哥舒翰自潼關發回的急報,明確表示,從洛陽傳來的消息,安祿山將於近日建國稱帝,國號為燕!

大臣們心境複雜懷揣著各異的心思,紛紛等著上麵的反應,而真正感受到羞辱與危機感的隻有李隆基一個人。

在天子還沒做出反應的時候,有一個人卻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範長明找到了邊令誠,一臉迫不及待的興奮。

“將軍,現在就是大好的機會,除掉秦晉當可在此一舉!”

邊令誠屁股上的傷口剛剛結痂,痛感少了卻瘙癢難耐,正心煩的緊,見到範長明這幅樣子心中就有些不耐。

“甚機會?安賊稱帝,聖人現在正是龍顏大怒的當口,誰敢去找麻煩就是找死!”

這個範長明隻要求見張口閉口必然提及複仇,提及秦晉。最初,他還頗有興致的與其商議一番,但次數一多,便發現此人所提的建議,不是兩敗俱傷的法子,就是急於求成。

邊令誠煞有介事的道:“你可曾見過獵狗撕咬獵物?”

範長明被問的一愣,下意識搖搖頭道:“沒有!”

“看你也不像有此等見識!獵狗撕咬獵物,講究既快又狠且準,不動則已,一動就必然咬住獵物的哽嗓咽喉。似你這種動輒喊打喊殺,早就將獵物驚嚇跑了,還是耐住性子,等機會吧!”

“等?”範長明好像聽到了極為可笑的笑話。

“現在天子震怒,就算捕風捉影的東西,隻要張揚出去,焉知天子不會遷怒?”

別看邊令誠口中說的頭頭是道,實則卻是怕一擊不中,再被天子怪罪下來,剛剛“誣告”了高仙芝,栽了跟頭,難道還要再在秦晉的身上也栽個跟頭?

邊令誠不傻,才不會被範長明當刀使,收留這廝,是要讓這廝留下來做獵狗的,而不是反過來……

範長明離開了邊令誠在興化坊的府邸,又往勝業坊一帶而去,為了抓住秦晉的把柄,在來到長安的這些日子,他一直偷偷觀察著秦晉的行蹤,將其經常活動的幾處地方都記得爛熟於心。

就算不能將其繩之以“法”,讓他也嚐嚐失去最親近之人的滋味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