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生死一念間(2 / 2)

秦晉並非是得了失心瘋,彈劾楊國忠實乃不得已而為之,這也是他為了營救高仙芝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天子要殺高仙芝與封常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為東京洛陽的失陷,尋找一個替罪羊,以安撫,震懾朝野百官。其次,因為安祿山的造反又使得本就多疑的天子,對高、封這種常年在西域領兵的邊將節帥甚為忌憚,一旦懷疑的種子在心裏生根發芽,很快就會長成參天大樹。

秦晉彈劾楊國忠屍位素餐,禍國殃民,根本上是為替天子重新選擇了一隻替罪羊。隻不過這隻替罪羊的人選並非天子所樂見,但彈章上所列的條條罪狀,又是切實存在的,國事糜爛,宰相也必須有推脫不開的責任。

秦晉的彈章並非一份,除麵呈的一份以外,按照唐製還應另有一份呈送中書省。呈送中書省的那一份,應該在午時之前就可以擺在中書侍郎的案頭。

一旦彈劾的內容公之於眾,勢必將在朝野上下掀起一股風浪,楊國忠的根基比起他的前任李林甫相差太多,能否以一己之力平息物議?到頭來還要依靠天子的支持!

天子若不怕朝野人心渙散,那就掩蓋彈劾真相,力保楊國忠宰相之位。如果但凡還存有一絲國事為先的心思,都要仔細慎重的考慮抉擇。

所以,秦晉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來,靜靜的等待著,李隆基的選擇。

位於永嘉坊內的宰相府邸,今晚將是個不眠之夜。一直閉門謝客裝作養病的楊國忠在午時以後才得知了自己被彈劾的消息,前來報訊的中書舍人竇華被他罵了個狗血臨頭。

按照流程,官員奏事文書在辰時之前就該悉數送到中書省,身為中書舍人竟在午時以後才發現那該死的彈章。

罵完竇華以後,楊國忠又將秦晉的祖宗十八代挨個問候了一遍,心中仍舊是怒意難平。他自問待秦晉不薄,甚至還曾有意無意的幫過他一把,何以這廝竟如此恩將仇報?

此時,楊國忠的幾個貼身黨羽齊聚相府之中。這其中除了中書舍人竇華以外,還有侍禦史鄭昂,給事中鮮於箕,此三人雖然官位不顯,但事權極重,分別在中書省、門下省、禦史台有著極重的分量。

侍禦史鄭昂當即建言:

“下吏曾聽聞秦晉在發賣充公糧食時,有營私舞弊的行為,此時正好可以借機調查,澄清真相!”

“此計甚妙!”

給事中鮮於箕拍手附和。

逐漸冷靜下來的楊國忠點點頭,“甚好,此事由鄭禦史去辦,辦好了,某可向聖人進言,擢升你為禦史中丞!”

秦晉打擊米價的時候,楊國忠就在其中損失不小,但他知道真正要平抑米價的是天子,況且天子又著人送來了許多金銀財帛,是以對秦晉並沒有多少記恨。

隻是這次,秦晉彈劾楊國忠二十條大罪,條條令他觸目驚心,須再饒不得此人,趁著天子震怒的當口,就此打的此人再無翻身可能。

不過,宰相們的意見也尤為重要,與楊國忠同為宰相的韋見素,平日裏雖然有影子宰相的別號,但那是他風頭正盛的當口,現在有人跳出來攻擊他,楊國忠心中也不敢確認,此人究竟態度幾何。

以楊國忠對韋見素其人的了解,此人很可能采取兩不表態的法子,但他該爭取的還是要爭取一下。

被罵了個狗血臨頭的門下舍人竇華又獻計道:“聽說秦晉和他帶來的那些新安軍,在關外幹了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何不也一並遣人去調查一番,說不定有什麼不臣之舉,害怕他再翻身嗎?”

竇華諂媚的笑著,像隻狗一樣搖頭擺尾著,隻為了博得主人的一句誇讚。

楊國忠對此深以為然,“甚好!此事交由你去操辦,要快,三日內,罪名須得羅織出來!”

聞言後,竇華連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剛剛楊相公向鄭昂許諾,事成後可保舉他為禦史中丞,自己事成之後最低也該有個諫議大夫打底吧!

三人附和連連,辭出相府。

楊國忠立刻陷入了沉思。整垮秦晉那是次要之事,為今之計首要一點便是探明天子的真實心思。對此,有皇貴妃在宮中,並不甚擔心,但仍舊不能等閑視之,他在考慮是不是應該連夜進宮,伏地請罪,以表明心跡!

思忖良久之後,楊國忠低沉的喚著侍立在門外的奴仆。

“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