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良臣喜複生(2 / 2)

瞬息之間,邊令誠腦中念頭千轉,思量著如果真的證實秦晉未死,這會給自己帶來災禍還是好處……

隻聽天子問道:“這帛書中所言新安縣尉可是那個秦晉?”

“正是!”這位戶曹佐吏並不知道秦晉的被燒死在峴山的消息已經在長安城中,廣為流傳,甚至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甚至還破例為他追加了諡號。

如秦晉果真未死,朝廷和天子豈非要大大的難堪了?這時邊令誠腦子裏跳出來的第一個念頭。緊接著,他又不禁渾身戰栗,若果真如此,讓朝廷和天子難堪的始作俑者豈非就是自己了?一念及此,跪在地上的邊令誠立刻麵如死灰,豆大汗珠順著尖瘦的兩頰淌了下來,劈裏啪啦落在地板之上。

“與朕詳細說說,你們如何逃過了峴山的大火?”

雖然秦晉已經在帛書中將前因後果一一詳述,天子顯然還處在一種莫名的亢奮中,盡管他言行依舊看似如常,但邊令誠的直覺告訴他,秦晉還活著的消息讓這位古稀天子難得的興奮了。

直到此時,邊令誠有些後知後覺誠惶誠恐的跪拜而道:“恭喜聖人,賀喜聖人,良臣死而複生,正昭示我大唐乃天道之所係!逆胡叛軍,傳檄可定!”

李隆基這才又將注意力重新放在了邊令誠的身上,事情的發展證實這個宦官從關外帶回來的兩個消息都不盡不實,從秦晉之死到潼關外形勢的糜爛,不一如是。說實話他是心有不滿的,但看到邊令誠誠惶誠恐匍匐在地上,倍顯艱難的模樣,又禁不住心生惻隱。

天子身邊的舊人越來越少,除了獲罪的以外,大都也先後離世。邊令誠不滿十歲入宮,在天子身邊戰戰兢兢三十餘年,雖然比不得先天、神龍年間的從龍舊人,但像他這種既親且能的人的確已經屈指可數了。

逐漸,淩厲的目光柔和了下來,殿中沉寂了好半晌,天子的聲音才再度響起。

“召集宰相們來勤政樓議事!”

內侍宦官應諾之後又小心翼翼輕手躡腳的退了出去。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興慶宮門前車馬不絕,先是門下侍中韋見素率先到了,勝業坊毗鄰興慶宮,韋相公先至,也在情理之中。緊接著,宰相之首楊國忠軺車轔轔,在扈從隨員的拱衛簇擁下進了興慶宮。

最後趕到的是尚書左仆射哥舒翰,老相公僅帶隨從一名騎馬而至,倒得興慶宮門前左臂用力勒住馬韁,大宛良駒前蹄高高揚起,希律律一陣怪叫,然後翻身下馬,將戰馬交給隨從,這才大步踏著地麵上青磚咚咚的去了。

駭的宮門禁卒連連咋舌,“不都說哥舒老相公開春就中風疾,病廢在家了嗎?如何還似這般生龍活虎的?”

宮門守將狠狠瞪了那多嘴的禁卒一眼,“哪來那麼多廢話,不怕被剜了舌頭?”

惡狠狠的一句,立時將那禁卒嚇得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多說半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