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插柳竟成蔭(2 / 2)

倒是契苾賀上前來一拳頭砸在了杜乾運的肩膀上,“全賴將軍某才能有如此斬獲!杜將軍賣人,果然名不虛傳!”

前半句話是恭維,後半句話卻話鋒一轉,變成了挖苦諷刺,杜乾運已經拱起的雙手,略顯尷尬的僵硬了一下,自我解嘲似的幹笑了兩聲。

“契苾將軍說笑,說笑!杜某一心所為的是朝廷,莫說此等逆賊與某有舊,就算親爹親子,隻要他敢背叛朝廷,一樣不能容情!”

契苾賀又揶揄道:“杜將軍大言大義,無父無子,某也佩服的緊!”

“哪裏,哪裏!”

杜乾運此時的臉色已經變成了醬紫色。秦晉趕緊咳嗽了一聲,詢問這次大戰,斬首幾何,戰況細節究竟怎樣。

契苾賀哈哈大笑,衝著一直在後麵的烏護懷忠抱拳讚道:“烏護兄弟的部眾果然厲害,若非以數百騎兵截住了叛軍歸路,此戰還未必能斬首如此之多。”

秦晉之前還怕契苾賀對同羅部出身的烏護懷忠有偏見,現在看來是多此一舉了。

一直被擠兌的杜乾運卻忽然問道:“契苾將軍何不一鼓作氣攻下硤石縣?”

契苾賀聞言之後瞪了他一眼,然後又一本正經的說道:“攻城不是難事,卻未必能守得住,既然守不住,又何必多此一舉?”

秦晉暗暗點頭,契苾賀說的不錯,硤石緊鄰澠池,就在叛軍大部的眼皮子底下,如今唐軍勝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果擺開了陣勢明刀明槍硬生生死磕,那才是愚蠢至極的做法。

卻見城牆底下擺了一溜血汙不堪的首級,粗略檢點也在三五千上下。秦晉帶著眾將檢視一番,杜乾運舊部的一幹軍將都禁不住咋舌心驚,想不到這位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秦長史竟然如此能打敢戰。同時,也都慶幸,幸虧沒與秦長史為敵,否則城牆下那些首級說不定就會有他們赫然在列了。

過了午時之後,秦晉又做了新的安排和決定,派人往長安向天子報捷!

高仙芝曾在手書中回複秦晉,太原倉既然已經燒掉,陝州就再也沒有守住的必要。至於崔乾佑所部,區區山火,又豈能將他困住?

讓秦晉無語的正是這個回複,他不清楚這究竟是否高仙芝的真正看法,但方略被婉拒,終是忍不住一陣失落。難道,兩三萬人就能躲過山火的熊熊烈焰與滾滾濃煙,而從容脫身嗎?

很快,派出去查探山火情形的遊騎陸續趕回了陝州。

大山火的規模要遠遠超出了秦晉以及陝州城中一幹人等的想象。經過兩日的燃燒蔓延,山火不但沒有變小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大火從崤山支脈的峴山向北一直漫過了弘農通往陝州的驛道,直燒到桃林去,而桃林再往北就是黃河了。並且,除了大火以外,因為燃燒而彌漫的大量濃煙,更是恐怖之極。幾名遊騎竟差點被濃煙困住,險些喪命,好在他們並未深入火場,才堪堪逃了出來。

大火和濃煙幾乎就是一道密而不透的天然屏障,派出去探路的數百遊騎,無一例外均不得空而入。

秦晉命人取來了陝郡到潼關一帶的地圖,對著那些粗淺不一的線條,研究了一陣之後,他忽然覺得桃林所在的位置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伸手在桃林位置指點了半晌,陡得記了起來。

“函穀故關不正是在桃林南塬嗎?”

秦晉搖搖頭,這場大火若在他生長的那個時代,不知要對生態環境造成多大的破壞。僅僅是崤山中被燒死的動植物就不計其數,山上那些幾十年乃至數百年的老樹悉數毀於火海,又不知要多少時間才能重複舊觀。

“這回正好,崔乾佑就算插翅也別想飛出去!”鄭顯禮恨聲咒了那崔乾佑一陣,又恭賀秦晉,“長史君此番又立新功,不知天子又該如何封賞了!”

秦晉卻喟然一歎,殊不知他早在向天子奏捷的行文中,將這次火燒峴山的策劃之功放在了高仙芝頭上。希望有了這份大功傍身,老邁昏聵的天子能夠還有幾分忌憚之意,別再肆無忌憚的將奪命之刀揮向唐朝為數不多的名將脖頸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