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名將兩茫茫(2 / 2)

數百人襲破寨牆,蜂擁而出,營中兵隻亂哄哄的呼喊了一陣,卻並不賣力追擊。他們被唐軍的重弩嚇怕了,沒有誰敢不要命的衝上去。

……

就在峴山大火的同時,虢州城東北四十裏外的崤底,一場大戰拉開帷幕。一支規模超過五萬人的大軍從陝州開往虢州以解叛軍之圍,盡管唐軍為了避開叛軍耳目選擇了夜間行軍,最終還是遭遇了伏擊。

唐軍的領兵主將李承光是個契丹人,頗得高仙芝看重,這次救援虢州十分緊要,因此才被派了出來。

崤底東南麵是個無名大湖,向西則是成片望不到盡頭的蒿草地。大火就是從成片的蒿草中陡然而起,又借著西北風一路往東南蔓延而來。李承光作為統兵多年的將領深知夜間火攻意味著什麼,一旦亂起來不知要被燒死多少人。

“傳令!所有人往大湖上去,火燒不到那裏!”

時值深冬,連黃河河麵都結凍成數尺厚的堅冰,這個無名湖自然也不例外。陝郡左近的地形,李承光早就摸得清清楚楚,冷靜沉著的指揮部眾轉移。如果他的麾下僅有近千人,那這場連卷漫天的大火根本不算什麼,但現在有五萬人,若稍有不慎便是兵潰敗亡的下場。人和人可以拚個你死我活,在熊熊的大火麵前,卻沒有一分一毫的還手之力。

軍令很快被傳達下去,為了躲避大火,大軍蜂擁擠向湖麵。

李承光駐馬於冰凍的湖麵上,在眾軍護持下,眼望著照亮了半邊天的熊熊大火。一種不祥的預感隱隱從心底裏冒了出來,崔乾佑既然在此地設伏便不可能留下如此明顯的破綻,也許他正希望唐軍到冰麵上來。

穩定心神後,李承光不再胡思亂想,無論如何,大火熄滅之前,叛軍都不可能越過火焰發動攻擊。

“結陣,結陣!防備叛軍從湖麵上過來!”

隨著軍令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遭遇偷襲而散亂的軍心逐漸穩定下來,軍卒們開始按照各營伍將校的指令結陣,做禦敵準備,這些招募不足半月的市井販夫已經初步有了點唐軍的影子。

叛軍就像狼群一樣隱匿在黑夜中,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衝上來狠狠的咬上一口。各部結陣完畢的訊息,一個接一個反饋到中軍,李承光的心緒也逐漸安定下來。隻要堅持到天亮,大火燃盡,叛軍沒了黑夜的掩護,他就可以看情形進行反擊。

大戰才剛剛開始,勝負還未分出!

“有人落水了!”

疾呼聲陡的傳開來,軍中立時就起了一陣騷亂。李承光眉頭緊皺,不就是有人落水麼,各營將校是怎麼維持軍紀的,竟任由眾軍喧嘩!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渾身巨震,一個可怕的想法從心底冒了出來。

還未及李承光做出反應,巨大的斷裂聲頻頻傳來。

不詳的預感終於化作現實,黑夜伸出了冰冷惡毒的觸角,將數萬唐軍悉數籠罩其中。

冰麵多處斷裂,唐軍士卒猝不及防,像下餃子般紛紛落入冰冷的湖水中。雖然在冬季水位下降的厲害,但多數水麵仍舊可以輕鬆的沒過胸口,數不清的唐軍士卒在冰冷的湖水中絕望的掙紮著。

無名湖遠處,一雙眸子冰冷的望著陷入水深火熱中的唐軍。為了這一幕他準備了足足三日光景,僅僅是鑿開湖麵的堅冰就動用了近萬人,為了不驚擾到唐軍的探馬,除了隻能在夜間進行外,還要設置大量的遊騎在左近遊弋。

崤底是陝州驛道通往虢州城的必經之地,隻要唐軍趕來救援,就會讓他們有去無回。

天幸,愚蠢的唐軍竟沒有任何察覺,一頭就撞進了早就為他們挖好的陷阱中。

時下冷的滴水成冰,那些掉進湖水中的唐軍士卒,就算淹不死也要被活活凍死。

崔乾佑收回了目光,他特地從虢州往此地視察,不想竟趕上了這一幕好戲,這還真是天意呢!

崤底一戰,唐軍五萬人全軍覆沒,唐將李承光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天亮以後,這個消息迅速傳回陝州城。

整個陝郡上下全軍震動,原本穩定的軍心開始變得浮躁散亂,人心惶惶,逃兵也越來越多。

二十萬唐軍說起來聲勢嚇人,其實就是一群從市井招募的販夫走卒,他們奸猾、散漫、軍紀敗壞,打仗不用命,逃命比誰都快。

高仙芝領兵多年,何曾帶過這種不成樣子的軍隊,聽到李承光全軍覆沒的消息後,竟久久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