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心理素質決定成敗(2)(1 / 2)

“準備決定差距。每一次差錯皆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皆因準備充分。”這就是對“準備”的最好注解。

小高在大學時成績非常優異,還擔任過團支書等重要職務,所以,他對自己找工作很有信心。

在一次人才招聘會上,他的簡曆很快被一單位相中了,負責招聘的人告訴他第二天就可以麵試了。小高非常高興,這份工做正好符合他的專業,他覺得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了。於是回到家裏美美的睡了一覺。

第二天,來到麵試的公司,談得非常順利,眼看著大功告成了,麵試官突然提出了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小高對這個問題有些印象,可是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了,隻好模棱兩可的做了回答。

結果,因為他的回答,失去了這份工作。

小高決心吸取教訓,打算接著尋找機會,可是一時之間又不知道該做好哪些準備了,因為所有的企業要求都不一樣啊。

觀念突破:有備無患還是貿然行事

準備之所以容易被忽視,是因為單獨看每一項準備,都可能是非常平常和瑣碎的,但就是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可關乎國家存亡。西方流傳著這樣一則著名的寓言:斷了一枚釘子,掉了一隻蹄鐵;掉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將軍;傷了一位將軍,吃了一場敗仗;吃了一場敗仗,失了一個國家……這個故事來自於真實的故事:英王理查三世因此喪失了對英國的統治權,自己也淪為階下囚。一匹戰馬準備不周,而導致一個國家的淪陷,這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史實從反麵佐證了一項小小的準備有多麼重要。

對有些人來說,神奇的背後,完全是冷靜運籌之結果,“有預則立,無預則廢”對所有想得到成功的人,幾乎就是“天經地義”。

提起準備,每個人都懂得“有備無患”的道理,幾乎人人都有因準備而獲得,亦因準備而失去的經曆。

可以說,“每一次差錯皆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皆因準備充分”這句話就是對準備的最好注解。無論在任何一個領域,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對準備,當你自覺時,它成全你;當你不自覺時,它毀掉你。

也許你正準備揚帆啟程,鋒芒初露;也許你經曆重重,繼往開來;還可能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應該拒絕,但記住一點忠告:“準備好了嗎?”

錦囊妙計:明確目標並循序漸進

那麼,應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準備呢?

小高可以根據自己所應聘的企業,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對方的情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的是:

準備在於平時,在於點滴的累積,在於不間斷的學習:“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準備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且必須循序漸進,根據自身情況,不能好高騖遠。一位徒步穿越大半個美國的花甲老者在回答成功訣竅的時候說道:其實很簡單,我所做的就是朝著平坦的地方先走了一步,然後站穩,再朝著平坦的地方邁下一步,就這樣,我就到了這裏。

準備更需要智慧,卓越的人總是能夠抓住問題的核心或者根據切實需要去進行準備,而不是盲目行事。

聯想電腦公司的總裁在給大學生做演講時回憶:當年他大學畢業,準備工作一兩年後就出國深造,可後來有了聯想中的一個職位,一幹就是十年,為聯想成為國內市場的大哥大做出了貢獻,如果不是那個職位,那也就沒有現在的他了。他講話的結束語是這樣的:現在的社會到處都是機遇,隻要你有能力去把握。

難怪西諺雲:“命運不會垂青懶惰的人。”無論是走出國門的劉亦婷。還是在國內發展的聯想總裁,他們都做了自己應該做好的,才沒有在機會麵前手足無措。

中國已加入WTO,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待著我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吧,也許你就是第二個比爾·蓋茨,成功後的你或許也會說:我並沒有做什麼呀!因為成功本不很艱難。

一個善做準備的人,是差錯最少的人;

一個善做準備的職員,是效率最高的職員;

一個善做準備的企業,是前程遠大的企業。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時刻準備著,用準備贏得一切!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