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按照我說的去做——FBI駕馭他人心理的必殺技(2)(1 / 3)

FBI特別提示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如果一開始就向他人提出較多較高的要求,往往會吃“閉門羹”,但如果先設“門檻”,再逐步地“登堂入室”,對方更容易接受。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滿足求助者小要求的過程中,被求助者已經逐漸地適應了這種心理變化。

此外,人們最不希望被他人看成是“反複無常”的人,所以他們不會拒絕,反而會一如既往地表現出熱情慷慨的一麵,這樣一來,你便能輕鬆地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製造自己人效應,讓對方感同身受

托蒂和安東尼是多年的好朋友,為了買一棟別墅,托蒂向安東尼借了一筆錢。兩年過去了,托蒂還沒有還錢,這讓安東尼實在無法忍受。於是,他來到托蒂的新家要錢。

不料,兩個人在你一言我一句的爭吵中動手打了起來。正當兩人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一位在聯邦調查局工作的鄰居聞聲而來。在問清楚二人吵鬧的原因之後,這位探員分別對托蒂和安東尼進行勸說。

“是啊,借錢不還這件事太令人惱火了!我也遭遇過,當時我真想跟現在的你一樣,采用武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我一想,武力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真要鬧翻了,弄僵了關係,借出去的錢絕對是收不回來了。你說是不是?”他對安東尼說道。

而後,他又轉過身對托蒂說:“我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難處,但我真不讚同你的做法。即便你實在是沒有償還債款的能力,但也要好好跟人家說明情況,千萬別傷了和氣,影響多年的友情。要是以後咱們又有求於人家時,怎麼好意思開口呢?對咱們來說,這種做法絕對是得不償失啊!”

聽到他這麼一說,托蒂和安東尼冷靜了下來,他們想想也是這麼一回事。於是,托蒂和安東尼二人不由自主地走向彼此,握手言和。

平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與對方初次見麵時,首先會詢問對方的籍貫、學業之類的問題,要是驚喜地發現對方是自己的老鄉或校友時,會立刻產生自己人的感覺,從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接下來,如果想要對方幫忙做什麼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上述案例中的探員正是利用這一心理,讓雙方都站在彼此的角度上想問題,當與對方感同身受時,才會理解他人,也能獲得他人的理解。

事實上,在處理某些問題之前,如果先跟對方套近乎,將其視為“自己人”,讓他覺得大家同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對方就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某些觀點、立場,甚至對一些難為情的要求,也不會拒絕。

但如果他非常討厭你的做法,就可能會本能地加以抵製。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自己人效應”:是自己人,什麼都好說;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規矩來。

在人際交往中,當我們有求於人時,不妨利用這種“自己人效應”讓對方消除戒備心理,迅速拉近關係。當雙方的心理距離拉近時,再說出自己的所求之事,對方便能爽快地答應。當然,在生活中,運用“自己人效應”的例子屢見不鮮。

美國的一家玻璃器皿公司采用家庭聚會的方式來代替專門的零售商店來銷售產品,結果每天的銷售量超過了25萬美元!他們的促銷手段是:每次聚會的時候,公司主管及員工們都會召集一些朋友,滿麵春風地和大家聊天,為大家端茶送水,然後不失時機地給大家介紹最新產品。

盡管大家都知道聚會相當於變相地賣產品,但在聚會的環境下,大家因為友誼而滋生了溫情、安全感和責任心,並產生對產品的好感,就會心甘情願地購買,或者因為不好意思拒絕也會購買。

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一些政治家也會利用“自己人效應”來拉近自己與選民的心理距離,從而獲得選民的支持。

在參加總統競選的時候,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的林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大富翁道格拉斯。道格拉斯租用了一輛富麗豪華的競選列車,沿路宣傳演講,道格拉斯還總是得意揚揚地說:“我要讓林肯這個鄉巴佬聞聞我的貴族氣味!”

麵對此情此景,林肯並沒有懼怕。他坦然登上朋友們為他準備的耕田用的馬拉車,沿街發表這樣的競選演說:“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個妻子和三個兒子,他們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室內有辦公桌一張,椅子三把,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個人一讀。我本人既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們。”

正是“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選民,並讓他們感受到林肯對選民的深厚感情,從而讓他們對林肯產生了一種“自己人”的感覺。大家將支持的選票投給林肯,並最終幫助他在大選中獲勝,順利當選為美國總統。

對此,林肯深有感觸地說:“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能夠捕出更多的蒼蠅,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別人同意你的原則,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忠實的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贏得他人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製造“自己人效應”,讓對方有誌同道合的感覺呢?

首先,在跟對方的暢談溝通中,對於對方所講述的某些事情,我們應巧妙地表示自己有類似相同的想法和經曆。

其次,我們還可以跟對方培養一些相同的興趣和愛好。平時,人們往往會因彼此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而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時間一長,隨著溝通的深入,對方自然會將你視為“自己人”,從而建立長期親切友好的關係。我們還可以效仿對方的一些動作或行為,讓他覺得咱們是同一類型的人。站在心理學這個角度來看,肢體動作是內心交流的一種方式。如果對方驚訝地發現你的一舉一動跟他很像的話,他會產生“路逢知己,恰好在眼前”的感覺。當你再求助於他時,他會很樂意地幫助你解決問題。當然,值得注意的是,當你在效仿對方的動作時,一定要不露痕跡,否則隻會讓對方心生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