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人生不加第五框:做個生活的智者(4)(1 / 3)

現在的旅遊業越來越熱。不過大多數人一般都選擇參加旅行團,在導遊的帶領下,循著固定路線走一圈兒。而那些懂得旅行樂趣的人卻不然,他們往往對平坦好走,容易到達的地方沒有興趣,偏偏喜歡去找那些險峻的山,未開發的林,或沒有人煙的島。他們認為旅行的樂趣在於克服那些途中的困難,在於到達別人所不易到達的地方,在於發現新的佳境。這樣,旅行的目的成了次要的東西,旅行本身的意義才成為他們所看重的。如此旅行者可說是得到了旅行活動的“精髓”。我們以這個思路反觀人生,人生同樣也能挖掘出新意來。誰都希望人生最好能一帆風順,誰都希望自己所遇到的艱難困苦少一點,可是如果我們很坎坷,不也有坎坷的意義嗎?我們把人生比做一次旅行,而在這一趟旅程中,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的經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當作那是我們在旅途中的涉水跋山、走狹路、過險橋。而當我們快樂的時候,那是我們到達了風光明媚的處所,卸下了行裝,洗去了風塵,在欣賞流連。也正如旅行一樣,不在某一處風景區永遠停留,而隻能在駐足一陣之後,就又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處佳境。懂得人生的人也是一樣,他們往往不喜歡平凡的生活,而有膽量去嚐試一些困難的、冒險的,但卻有內容、有意義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當困難克服了,險境過去了,他們才會嚐到一些人生的真味,他們才會真正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樣的苦法,樂又是怎樣的樂法,貧窮的滋味怎樣,失戀的滋味如何,而他們最大的收獲卻往往是成功的快樂。俗語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謂“人上人”並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說,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較為豁達開通,眼光遠大,做起事來可以得心應手。如果我們從小就安安穩穩無風無浪地像花朵一樣生活在暖房裏,我們所見的天日就隻有那一點點,所能適應的溫度也就隻有那一點點,那還有什麼意思呢?每個人都可能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幾乎可以說,在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以前,就注定了要背負起經曆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但這並不是說,因此就該認定人間沒有樂趣,或生命沒有價值。我們雖然注定了要靠勞力、靠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雖然注定了有七情六欲來品嚐人間各種各樣的離合悲歡,但在另一方麵,我們卻有機會欣賞這有鳥語花香的世界,我們還有智慧可以體味人間苦樂的真諦,我們也還有心情來領略人間的愛心、善良和同情是何等的珍貴。總而言之,和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比起來,我們的收獲是值得的。因此,人間的苦苦樂樂,我們應該把它看作理所當然。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是順境。一旦遇上風險,逆境來臨,就又要過一過節衣縮食的苦日子。不夠堅強的人當逆境來臨時,就難免會匆匆結束這次旅行,提早承認自己的失敗;而假如我們夠堅強,就該明白,我們就是為經曆這些風險而來。作為一個像樣的旅行家需要勇氣,也唯有勇氣承擔旅途風險的人才可以到達人生的勝境,才可以領略到一般人所領略不到的“化險為夷”,“夜盡天明”,“臘盡春回”等等的樂趣。因此,逢到逆境時,我們要忍一忍,再多拿出一份勇氣和信心;不要隻看旅途的艱苦,而要把希望的燈光點亮,去照亮你想要去的地方。

像工作一樣去生活

一輛摩托車駛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山地,車上兩個人身著黑色皮衣,戴著頭盔,一麵疾駛,一麵欣賞山間景色,表情很是愜意。駕車的名叫傑弗裏·布萊斯汀,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兼CEO,後座上坐的是她的妻子布蘭達。參加這場拉力賽,對他來說是難得的休閑。執掌公司為布萊斯汀和妻子帶來了享受幸福生活的資本,他也發現參加拉力賽和其他類似活動可以讓他們盡情享受這種生活。他說:“這是一種把事業和個人生活完美結合的方式,我認為從商的目的,並不是讓這個世界的各個方麵互相衝突,你必須找到一種方式使他們融合在一起。”由於CEO注定是一個忙忙碌碌的職業,因此如何妥善處理商業活動與個人生活的關係,無疑是對他們的最大挑戰。日前,美國《產業周刊》雜誌就此問題對全球製造業的2900名CEO進行調查。接受訪問的179位CEO的年齡從40到80歲,最短的在位一年,最長的達52年。生活遠遠不止是領導一個公司。關於商業活動與個人生活的關係,受訪的CEO們普遍認為兩者是互為依賴,相輔相成的。有些CEO承認,是在擔任這個職務之後才感悟到需要用更輕鬆的心態對待事業和生活;大多數CEO認為對生活品質的享受遠遠要比花多少時間享受更重要;還有許多CEO把他們的商業技巧,如時間管理等運用到處理事業與生活上來;CEO們越來越認識到娛樂的重要性,認為好的管理者要擠出時間度假,因為這是對事業最好的充電;有些CEO袒露了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以及責任的重壓;還有人講述了任職後人際關係的變化甚至夫妻關係的變化。絕大多數CEO都認同:擔任這一職務,使家庭生活更豐富了,而生活的內涵要比領導一個公司大得多。密歇根州赫爾曼-米勒公司的總裁兼CEO邁克爾·沃克瑪說:“我相信,能把工作與其他方麵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四五年前,當我剛剛就任CEO時,我曾試圖把工作與宗教活動、與我的家庭分離開,現在我明白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杜坎公司總裁兼CEO簡·斯通領導著一個家族所有、銷售額8000萬美元的電子通訊設備公司,就任CEO對她意味著生活的改變。她說:“當我在一個較低的職位時,如果有失誤,不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後果。現在,我是CEO,如果犯了錯誤,就是人所共知的了。我的舉動、我對員工士氣的影響、我對公司其他人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因此,我必須每日三省吾身。”在效益驅動的巨大壓力下,斯通女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她承認幾乎完全放棄了個人生活。最近,她與丈夫10年的婚姻走到了終點,她認為“事業和工作的壓力”是根本原因。自從就任CEO後,她在事業上給自己製定了更高目標。她說:“我對自己的事業非常滿意,但是我也失去了太多太多。我處理工作的本領已經爐火純青了,現在我要學一些放鬆自我的本領。”事實上,有些CEO用處理公司的難題的本領處理事業與生活的矛盾是很容易的事情。伊斯曼化學公司CEO達文波特說:“好的管理者、好的領導者、好的CEO,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善於處理變化不定和前景不明的事物,而且不會讓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在關鍵時刻困擾公司。我想,個人生活和公司的事業有許多相同之處,如果能用在公司處理難題的技巧處理個人生活,那麼對許多CEO都有益處。”我們要學會首先問自己:我在做什麼?在思考什麼?在生活和工作的時候,很多的人把自己事業的成功作為自己終極的目標,放棄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摯愛的人,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上。可是,工作的回報是什麼?這是很多人沒有考慮的問題。想一下,像工作一樣生活,你會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