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睡眠也淺了,難入睡又極易醒,時常從惡夢中醒來,冷汗涔涔,卻不願睜開眼睛,心裏希冀著如今的一切真的是一場夢,隻要自己睜開眼,自己就還是在大觀園裏的秋爽齋裏,依舊有大理石的書案,還是拔步床,還是懸著繡著花卉草蟲的紗帳。
慢慢睜開眼,煢煢燭火微亮的光透進青紗帳來,隱在漫漫微光裏的屋子陳設模糊朦朧,卻分明直接的告訴自己,一切真真切切的發生過,抹不去,忘不掉。
最初的那些夜晚,總會有酸楚不可抑止的漫過心胸,總是在倦極之時帶著淚痕昏昏睡去。
在那些封閉、沉鬱、無望的日子,痛苦的回憶一天天的吞噬著探春的心,令探春覺得自己是個行將就木的老人,更令探春覺得痛心無力的是彼時寶玉的頹廢和消沉:滿臉胡渣,神情呆滯,聽不進旁人的勸慰,一開口便是要出家做和尚。
直到許雲飛來建議寶玉做胭脂,令人意外的是,寶玉竟然采納了這個提議,專心致誌的開始調製胭脂來,然後便有了紅香坊,探春寶玉的生活才開始慢慢改變。
聰明如探春怎會不知道許雲飛幾次三番的幫助自家是因為黛玉的緣故,更令探春感動的是,在這人人避嫌不願與賈家的人有任何瓜葛的時候,在這連京陵城裏賈家的遠親都不願來往的時候,黛玉卻送來最真的關懷和幫助!
尤令探春感動的是,黛玉從不直接的送錢來,有時是些新鮮的水果,有時是些別致的點心,而每回都不忘送些精挑細選的書集詩冊,而這些精神食糧幫著探春打發了多少難眠之夜。
探春猶愛讀黛玉的信,就仿佛黛玉就在跟前一般妙語如珠、蘭言雅謔,仿佛一縷清新的風,總是能減去探春心中的晦澀和沉鬱。
最初探春不曾給黛玉回過信,不是不想寫,隻是一提起筆,總不知該如何落筆,滿腹的話語總不知以何心情、語氣傾訴。往昔曾自詡爽朗利落,敢說敢為,是因為自己不願讓別人因自己庶出的身份而看低了自己,是因為彼時自己還是個候門千金,是因為還有老太太的幾分看重。而今一切都迥然不同了,家族不僅僅隻是一敗塗地,更有累累惡行、樁樁醜事讓人深感恥辱無顏。
許雲飛起初也不明白為何探春收了黛玉的信激動非常,卻從不回信,隻是拿出些針線活來托自己送給黛玉,後來也就漸漸明白了。人生總難免坎坷,怨天尤人隻會令人更加委頓消沉。隻有勇敢的麵對現實,勇敢的往前走,才能有希望,才能有明天。